-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
CCPP 6#发电机组带负荷清洗方案
编写:
审核:
同意:
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
1月
目 录
一、组织机构
TOC \o 1-8 二、概况:
三、清洗方案确实定
四、清洗控制要求
五、清洗步骤
六、操作注意事项
为确保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CCPP 6#、8#、9#、10#汽轮发电机组带负荷清洗正常进行,确保清洗过程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中节能带负荷清洗指挥组,组长由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总经理担任,组员包含企业安全、汽轮机专工、锅炉专工、化水专工、相关部门领导及运行人员组成。
组长:胡祥东
副组长:张维、朱小棣
组员:唐勤贵、周利、唐令、刘荣贵、周斌、晏家志、陈万伟、王鸿、邹小丰及锅炉、汽机、化水运行人员。
维护单位:重庆中电。
二、概况
CCPP 6#发电机,型号为N25-5.8/0.4,次高压次高温补汽凝汽器式汽轮机,进气压力: 5.88±0.1960.294MPa,进汽温度: 480±1020℃,额定功率为25MW, 自12月以来,复速级后压力、轴位移、推力瓦温等连续上涨,效率连续降低,已限制出力运行。
表1、.11.28和.1.13部分数据对比
机组状态
负荷
(MW)
轴位移(mm)
主蒸汽流量(t/h)
调整汽门开度(mm)
复速级后压力(MPa)
推力瓦温(℃)
.11.28
25.1
0.37
93
42
3.21
70
.1.13
22.5
0.67
88
42
4.1
76
依据汽轮机《调整气阀特征线》改变曲线,工艺数据为:蒸汽流量88.4t/h,补气流量8t/h,电负荷25MW,调整汽门开度40mm,复速级压力为3.2MPa。而.1.13报表数据显示,复速级压力比正常值高出0.89MPa。依据汽轮机调整级和通流部分蒸汽流量成近似正百分比关系,能够在汽轮机运行中监视压力改变,以判定蒸汽流量改变及通流部分是否结垢。从复速级后压力4.1MPa表明汽轮机显著结垢;依据《汽轮机检修规程》
三、清洗方案确实定
1、汽轮机结垢常见处理措施
(1)汽轮机解体人工除垢法。打开汽缸大盖,吊出转子、隔板等,用人工清除和喷砂方法除垢,处理一次工作量相当于汽轮机一次大修,劳动强度大,工期长,而且处理不根本,严重影响发电量。
(2)化学清洗法。用柠檬酸或稀盐酸经过蒸汽管打入轮室中进行循环洗涤,清洗较为洁净,但对汽轮机有一定腐蚀作用,影响汽轮机运行寿命。
(3)过饱和蒸汽冲洗法。利用过饱和蒸汽在汽轮机叶片中流动时溶解和冲刷特征,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带负荷清洗。汽轮机带20%~25%额定负荷调速汽门全开。该法简单,不需停产,但适适用于处理易溶盐类结垢。经过对8#发电机调速汽门积盐分析,发觉积盐形态是红白疏松粉状混合物,成份关键是易溶于水Na2CO3和Na2H2PO4等钠盐,故用过饱和蒸汽法是适宜。
2、为完成发电任务,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综合以上3种方法,采取第三种低负荷过饱和湿蒸汽清洗。清洗及准备、恢复工作估计20小时。该工作估计在本月下旬配套3#高炉16小时休风期间同时进行。
四、 清洗控制要求
1、 机炉由原来母管分段制改为单元制。
2、 汽轮机带20%额定负荷(目标是让调速汽门全开)。
3、 带负荷清洗时, 运行工况将发生很大改变, 操作控制稍有不慎, 将对汽轮机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满足清洗效果前提下, 应严格控制轴向位移小于0. 8mm, 严格控制推力瓦温度小于90
4、为了既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又能确保取得预期清洗效果。机组带负荷清洗时,要求积垢级段处于湿蒸汽状态下工作。若蒸汽湿度过小,清洗效果差;蒸汽湿度大,叶片受力大,对安全不利。依据规范,通常选择蒸汽参数,以进入结垢级(本机组为复速级)蒸汽有2%以上湿度和末级湿度不超出15%~18%为标准。据此,经推算确定清洗压力P0′=1.8MPa,所对应饱和温度为ts′=207℃,则清洗温度为t0′= ts′+20℃=
5、降温降压过程约为4小时,降温速度为每分钟1℃,降压速度和降温速度必需相配合,降温、降压曲线见图1及表2,在参数下降过程中预防出现上下缸温差超出50℃,若温差过大,暂缓降温降压,或由调门控制方法改为
图1、主蒸汽压力温度下降曲线
表2、主汽压力、饱和温度,控制温度表
主汽压力(Mpa)
饱和温度(℃)
控制温度(℃)
5.9
274.4
294.4
5.8
273.3
293.3
5.7
272.2
292.2
5.6
271.0
291.0
5.5
269.9
289.9
5.4
268.7
288.7
5.3
267.5
287.5
5.2
266.3
286.3
5.1
265.0
285.0
5.0
263.9
283.9
4.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