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讲课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讲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言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组成 、结构 、 性质 以及 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 实验 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 放热 、 发光 、 变色 、 放出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物理变化常表现为 形状 、 状态 的改变。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 1/5 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 ②装置漏气 ;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 弹簧夹 。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78%、氧气为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1)、 二氧化碳为 0.03%、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0.94%、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粉尘 和 气体 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SO 、 2 CO 、 NO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矿物燃料的燃烧 和 工厂的废气 。 2 第三章:自然界的水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3/4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地面 淡水量 还不到总水量的 1% , 而且分布 很不均匀。 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 水的污染来自于: 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任意排放 ;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 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 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注意:“合理”不是“禁止”)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 集全国化学资料精华,按“四套教材(旧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苏教版、鲁科 版)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欢迎上传下载。 第1页 2 42223 4C 原子实际质量 ?12 2 4 2 2 2 3 4 C 原子实际质量 ? 12 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 版权所有 5、电解水中 正极 产生 氧气 , 负极 产生 氢气 ,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1﹕2 ,质 量比为 8﹕1 ,在实验中常加 稀 H SO 和 NaOH 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 直流电 。 (简单记忆方法:阳氧阴氢) 第四、五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质量守恒定律 1、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e),可认为就是一 个大分子。 例如:保持 CO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O 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 原子。 2、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 离子 构成的。 分子 是由 原子 构成的。 离子 又是由 原子得失电子 形成的。 原子 是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的, 原子核 是由 质子 和 中子 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质子(带正电) 、 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 。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3 、决定元素的 种类 是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 化学性质 的是 最外层电 子数 。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如 Fe、Fe2+ 、Fe3+ 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 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 Ne、HF、H O、NH 、CH 。 4、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如:钠离子 [Na+]的 核外电子 数 质子数 ) 阴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如:氯离子 [Cl--]的 核外电子 数 质子数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5、精确计算: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1 粗略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因此,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是“1”。 6、(1)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 表示 * 这种元素 ; 表示 *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shuix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