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第二轮复习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第二轮复习练 习 1、【 2009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 春来六上 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 1 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 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 2 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 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 思乡 怀归的感情。(3 分) 补充: ①只答“漂泊流离”或“思 乡怀归”,各给 1 分;答 3 “漂泊流离”或“思乡怀归”,再加上“遭逢战乱”(或“安史之乱”、“妻离子散”、“自己流落”、“望月怀远”等),给 2 分。只答“困居”不给分。②根据诗中的“乌鹊”意象,答“怀才不遇”及与之相应的意思给 1 分。(2)从“万里”、“时时”、 4 “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分) ①“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1 分),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1 分)②“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屡屡”、“常常”(1 分),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 5 归的期盼。 ③“夜久”,表示时间的 延续(1 分),暗示作者因 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1 分) 2.【 201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望江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 6 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 分) 7 1)(客观上)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上)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 下片。(4 分) 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 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几回的 8 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 引起后两句寻得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3.【 2013 年广东卷】阅 9 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 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 10 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 分) 词的开头,玉笛 11 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 ( 2 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 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 ?请结合 12 词的下片分析。(3 分) 清明节前后, 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技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 分) 。 4、( 2012 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13 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 14 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 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 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 诗 15 人怎能不陶醉, 怎能不忘怀!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16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17 答案示例: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 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5、( 2013 年福建卷)阅 18 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6 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19 (—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