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技术 1.10.4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pptVIP

针灸推拿技术 1.10.4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股动、静脉的肌支和股神经的肌支。 【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经闭。 2.湿疹,瘾疹,丹毒。 3.股内侧痛。 【配伍】 配三阴交、曲池,治风疹。 【刺法】 直刺1.0~1.5寸 血海 髂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髌骨 股直肌 11.箕门 Jīmén (SP 11)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箕门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浅层布有股神经前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股动、静脉,隐神经和股神经肌支。 【主治】 1.腹股沟肿痛。 2.小便不利,遗尿。 【刺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 箕门 髂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阔筋膜张肌 缝匠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髌骨 股直肌 12.冲门 Chōngmén (SP 12) 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冲门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髂腰肌。浅层有旋髂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深层有股神经,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肌支,旋髂深动、静脉。 【主治】 1.腹痛。 2.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 【刺法】 直刺0.5~1.0寸。 冲门 腹直肌 复外斜肌 13.府舍 Fǔshè (SP 13) 足太阴、厥阴、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府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旋髂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 腹痛,疝气,腹满积聚。 【刺法】 直刺0.5~1.0寸。 腹直肌 腹外斜肌 14.腹结 Fùjié (SP 14)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腹结 府舍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 1.腹痛,泄泻,便秘,痢疾。 2.疝气。 【刺法】 直刺1.0~1.5寸。 腹结 腹直肌 腹外斜肌 髂前上棘 15.大横*Dàhéng(SP15)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 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腹结 大横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 腹痛,泄泻,便秘。 【配伍】 配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治腹痛,泄痢。 【刺法】 直刺1.0~1.5寸。 大横 腹直肌 复外斜肌 髂前上棘 16.腹哀 Fùāi (SP 16) 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腹哀 大横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主治】 腹痛,便秘,痢疾,消化不良。 【刺法】 直刺0.5~1.0寸。 前锯肌 胸大肌 三角肌 斜方肌 胸骨柄 锁骨 肩峰 喙突 肩胛骨 腹哀 17.食窦 Shídòu (SP 17)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食窦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浅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深层有胸长神经的分支,第五肋间神经和第五肋间后动、静脉。 【主治】 1.胸胁胀痛。 2.腹胀肠鸣,翻胃,噫气,水肿。 【刺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前锯肌 胸大肌 三角肌 斜方肌 胸骨柄 锁骨 肩峰 喙突 肩胛骨 食窦 18.天溪 Tiānxī (SP 18)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四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天溪 胸乡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浅层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胸肩峰动、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1.胸胁疼痛,咳嗽。 2.乳汁少,乳痈。 【刺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