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乐——唐代音乐家素描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音乐——唐代音乐家素描  唐朝兴旺的音乐生活与大批杰出的音乐家的活动分不开。史书记载 的“总号音声人”的音乐家,“至数万人”,有姓名可查者也有一二百人。 为了适应宫廷燕乐的需要,唐王朝建立了庞大的音乐管理机构。太常寺 是掌管礼乐的最高机关,大乐署、鼓吹署不单兼管雅乐、燕乐,还主管 音乐艺人的教育和考核。专门的音乐表演人才在人乐署学习 10—15 年, 按考试成绩评为上、中、下三等,“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 最后要掌握 50 首技巧高难的乐曲方算修完学业。可见要求标准之高。 音乐制度的严密成为培养造就第一流艺术家的保证。 永新是唐开元年间(713 一 741 )著名的宫廷歌手,本名许和子。她 的声音有极强的穿透力,“喉啭一声,响传九陌”,音色也极富感染力。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宴待百官,“观者数千万众,喧哗聚语”,无法听 见 “百戏之音”。恼怒的玄宗欲罢宴退席,中官高力士建议让永新高歌 一曲,“必可止喧”。永新出楼,“撩鬓举袂,直奏曼声,於是广场寂寂, 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声情并集的演唱竟创造 了却沸止喧的奇迹,可以想见当时声乐艺术的发展水平。 “喉音嘹亮、颖悟绝伦”的张红红,不但善歌,还有惊人的音乐 忆力。一次,有位乐工将古曲《长命西河女》“加减节奏”,唱给韦青将 军听,躲在屏风后面的张红红,用 “小豆记拍”,“听记于心”,等乐工 唱完,她立刻重唱一遍,不失一声。时人称这位“过耳不忘”的歌唱家 为“记曲娘子”。 被唐玄宗誉为 “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的念奴,曾为 “宫伎 中第一”,史载有25 人吹管也未能盖过她的嘹亮歌喉。诗人元稹赞颂道 “飞上九天歌一曲,二十五郎吹管逐。”此外,“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 便是断肠声”的何满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李龟 年:“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日作风格老”的薛华;“闻君一曲古梁州, 惊起黄云塞上愁”的金吾妓等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名垂青史。 “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唐朝,器乐演奏家更是灿若繁星,高手如云。 琵琶演奏家段善本与康昆仑以伎艺决胜负的故事历来为史家称道。一 次,天门街架建彩楼,“广较胜负,及斗声乐”。街东康昆仑弹一曲“新 翻羽调《绿腰》”自以为“西无以敌”;而西市楼上出一女郎,说道“我 也弹此曲”,但把曲调移入技法更难的“枫香调中”,“乃下拨,声如雷, 其妙入神”。昆仑叹服,拜这位装扮女郎的庄严寺僧人段善本为师。在 高手如林的琵琶演奏家中,有被时人称为“曹钢有右手,兴奴有左手” 的曹钢、裴兴奴:有善用“铁拨弹”琵琶的贺怀智;有“曲目无限知者 鲜”的李管儿;有“声似胡儿弹舌语”的李士良;更有白居易的长篇名 作《琵琶行》中那位弹得“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无名 姓 “商人妇”。这一大批杰出的琵琶手,把这件外来乐器的演奏技艺推 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也自然使它成为唐诗、唐画的主角。 王麻奴与尉迟青竟奏筚篥的故事也与段善本和康昆仑的故事有异曲 同工之妙。被称为“河北第一手”的筚篥吹奏家工麻奴,自恃才高,以 为海内无敌。听说尉迟将军 “冠绝占今”,决心与之决一雌雄。他在京 城寄居尉迟青家附近,终日卖弄,但尉迟青不屑一顾。王麻奴按捺不住, 登门比试。他先在高 “般涉调”上吹了一支《勒部羟曲》,一曲终了, 汗流侠背。尉迟青用银字管在平“般涉调”中轻松吹奏一遍,王麻奴羞 愧难言,发誓不再吹筚篥。可见,唐代乐手中天外有天,自恃者必然自 毁。 另外,在赊炙人口的唐诗中,我们可以读到大量描写当时名噪一时 的杰出音乐家名字和事迹的诗句。如“李凭中国弹箜篌”,“无奈李暮偷 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等,这样的诗 句不胜枚举。 唐朝音乐生活的繁荣还与最高统治者的倡导有直接关系。开国之初, 有人曾因《玉树后庭花》《伴侣曲》是前朝之乐而视之为“亡国之音”, 要求唐大宗废除。豁达的太宗李世民说道:音乐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 上同听赏者自己内心原有的感情有关,而与音乐本身的表现并无必然联 系。“今《玉树》《伴侣》之曲其声具存,朕能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耳”。 正是这种开明政策,不拘于传统儒家的“淫乐亡国”论,才保障了音乐 文化的蓬勃发展。 更有甚者,唐玄宗李隆基自己就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许多史书 载了他演奏各种乐器的故事,说他连上朝时也怀揣玉笛、自度新曲。说 他为了练习鼓,敲坏的鼓槌就有四柜子。《杨太真外传》说,有位叫谢 阿蛮的善舞女伶刚入宫,惹得众聚“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李 隆基)谒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筚篥、张野狐箜篌、

文档评论(0)

139****78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