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共12篇)
第1篇:庐山自然地理实_报告庐山自然地理实_报告[一]、庐山概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庐山相对湿度大,达78%;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因而终年云雾弥漫,难见庐山真面目。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庐山,坐落于中国中部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10分,北纬29度25分--29度27分之间,面积约302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东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南襟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交通便利,水路西行可至xx,东可达南京,上海,东有公路,可至黄山,九华山风景区。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四周悬崖峭壁,是一个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垒型中山,山麓低山丘岗起伏重叠,江河湖泊环绕其间,构成一副美丽的自然画卷。[二]、实_概况2.实_时间和地点:年9月18日至年9月23日 中国省庐山3.实_学生: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班4.实_线路:9月18日:池州14:00—九江火车站16:30—庐山牯岭正街匡城宾馆6:209月19日:牯岭匡城宾馆—汉口峡—大月山—空军雷达站—含鄱口9月20日:牯岭匡城宾馆—月照松林—毛泽东旧居—芦林大桥—回龙路—黄龙寺—黄龙潭 9月21日:牯岭匡城宾馆—五老峰9月22日:牯岭匡城宾馆—西谷—虎背林—花径—如琴湖—仙人洞—龙首崖9月23日:上午: 牯岭匡城宾馆—街心公园—望江亭—诺那塔院下午:牯岭匡城宾馆—九江站—池州站—池州学院[三]、庐山地质地貌实_部分主要实_地点: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校场谷地 ;含鄱口;颅林大桥;黄龙潭;龙首崖;五老峰;街心公园;大天池;小天二、构造地貌类型:[五]、庐山土壤实_部分主要实_地点:大校场;大月山公路旁;回龙路等[六]、庐山植物实_部分一、植物概况:略。[八]、结束语:“匡庐奇秀甲天下”。一千多年前大诗人白居易曾这样盛赞过庐山。一千多年后我们重上庐山,依稀感受到诗人当年的惊叹之感,庐山不愧为风景名山,疗养避暑胜地。最后谢谢庐山实_的指导老师:第2篇:庐山自然地理实_报告庐山自然地理实_报告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09—3 姓名:倪鹏 学号:04026庐山概况庐山位于省北部,九江市以南 ,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耸立在播阳湖与长江之滨。以雄、奇、险、秀闻名,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湿润地区,生物气候具有比较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它在山地气候、地质构造、地貌、植物地理、土壤地理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内容,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的好课堂。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年3月又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一·实_时间于年5月22日-年5月28日进行了为期7天的庐山自然地理实_。二·实_路线:年5月22日淮安----庐山:抵达庐山年5月23日牯岭—月照松林—气象站—望江亭—小天池—王家坡年5月24日牯岭—芦林盆地—三宝树—黄龙潭—电站大坝年5月25日牯岭—庐山植物园—含鄱口—博物馆—碑林 年5月26日牯岭—五老峰—七里冲—三叠泉 年5月27日牯岭—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年5月28日庐山----淮安:返回学校三·实_目的与意义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2.为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一个地区自然地理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方法。3.地貌:将地貌学课堂教学与野外实_相结合,认识有关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初步分析实_地区的地貌发育过程,初步培养学生野外认识和分析地貌现象的能力,以及地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4.植物:观察和了解实_地区的植被及其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植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分布规律;识别本地区主要的一些植物种类;调查样地的植物群落。5.土壤:观察当地土壤类型,学会对土壤剖面的调查和分析。6.动物:进一步认识各种类型的动物,运用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动物地理学的野外调查方法与基本技能。四、庐山的地质概况1、庐山的形成:在绵长的地质岁月中,庐山地区经历过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1)大陆地壳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 2500-800百万年。本区是一个海槽,在1800百万年前海槽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