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完整版事故案例.doc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整版事故案例 索引 一、完整版事故案例 ...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 ...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 氢气燃爆事故 ... 二甲苯中毒事故 ... 喷涂车间火灾爆炸事故 ... 换热器超压爆炸事故 ... BP德州炼油厂火灾爆炸事故 ...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 ...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硫化亚铁自燃事故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 ... 变压吸附装置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 加氢装置氢气压缩机爆炸事故 ... 氮气管线爆裂事故 ... 氩气窒息死亡事故 ... 二、包含事故经过简述及事故原因分析 ... 高炉炉顶爆炸事故 ... 转炉爆炸事故 ... 炼钢车间转炉钢水外泄爆炸事故 ... 空分装置冷箱内爆炸事故 ... 氧气厂制氧机主冷微爆事故 ... 天然气调压站输气管道爆炸事故 ... 煤气柜爆炸事故 ... 传动皮带伤人事故 ... 卷烟厂高处坠落事故 ... 化粪池清理硫化氢中毒事故 ... 分馏系统硫化亚铁自燃事故 ... 三、仅包含事故经过简述 ... 转炉混入易爆品爆炸事故 ... 转炉钢渣飞溅烫伤事故 ... 联苯醚喷溅中毒(刺激)事故 ... 联苯醸泄漏中毒事故 、完整版事故案例 固定式高压氢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简述 某厂芳烃分离装置开工前向氢气瓶群中的一个气瓶充装外购高纯度电解氢, 充装结束后,对瓶口的法兰拆装“ 8”字形转换盲板时,发生瓶口着火引起单瓶 粉碎性爆炸,造成了站毁人亡的特大事故。该贮气站共有氢气瓶 12 只和氮气瓶 10 只。站内有面积为 109m 的充氢压缩机房及氢气压缩机两台, 并有附属的充氢 管系。爆炸由 V204/4 瓶引起并呈粉碎性破裂, 紧靠它的 V204/8 瓶被爆炸冲击波 拔断 M30的螺栓 6 只,整体飞出 16m。 事故原因分析 ( 1) 气瓶站是为装置开停工设置的,而设备、管系、阀门长年维修计划不落 实,阀门内漏情况不清楚,在要使用时的气密检查又没有发现问题,使 用中保留了泄漏的阀门。 (2) 充氢量没有检查、平衡、控制。现场已充完 250 瓶,按 0.04m/瓶计,已 充 10m3的氢气;而 V204/4 的设计容积为 4.3m3。若稍加平衡,在事故 前可发现充氢过程的不正常状况,事故有可能避免。 ( 3) 法兰拆装作业。工人在爆炸环境下用铁质搬手拆装,当有氢气泄漏时, 铁质金属间的机械撞击、摩擦均可导致燃爆事故的发生。 ( 4) 瓶站中其它气瓶的估计从 V204/4 残片机械性能分析, 瓶体在瞬时高压的 冲击下,壁厚有不同程度的塑性减薄,使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此种状态的材料对氢脆特别敏感,易发生氢脆开裂。 事故预防措施 (1) 必须对氢气充装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存在缺陷的部件,及 时更换。 (2) 对充装计量系统进行改造,使原有的人工控制,更改为带安全联锁的自动 化控制,防止出现超量充装的问题。 (3) 加氢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杜绝再次发生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铁质扳 手等不发火工具的情况。 (4) 对加氢站内储氢容器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壁厚符合安全强度要求。对不 适用于氢气长期贮存的设备材料进行更换,增加其防氢脆能力。 (5)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提高站内原有的安全 意识。 关键字:氢气爆炸石化气瓶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简述 1999年 7月 28日 16时左右,某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 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维修。 7月 29日上午 8时左右, 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 17 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 17时 15 分左右,安全处 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 此后,在 17 时 15 分~ 19时 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 15分钟测定一次, 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 氧气 :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 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 发“进罐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 20时左右,检修公司 2 名架子 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 该公司 2 名操作工及检修公司 1 名临时工在器外进 行监护。由于不方便, 2 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 13 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 声,监护人员及现场 6 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 先后中毒,有 7人勉强爬出。最后该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 4 人救出, 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此时大约 20时 40 分左右。检修公 司 1 名架子工和 1 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人员脱离危险。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 市政府、市劳动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先后赶到现

文档评论(0)

dayu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5304000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