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秋《水利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xVIP

大工16秋《水利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目的:通过土的压缩实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空隙比 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p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 a1-2,判断土的 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 (1)试样初始孔隙比:eO=(1+wO) (Sp w/p)-i (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 ei=eO - (1+eO)/hO* △ hi (3) 土的压缩系数: a1-2 =(e1 -e2)/(p 2 - p1) = - △ e/ Ap (4) 土的压缩模量: Es1-2=(1+e0)/a1-2 、实验内容: 1、实验仪器、设备: 支架、变形量测、固结容器、加压设备 2、实验数据及结果 施加压力等级kPa 施加压力后百分表读数 50 5.658 100 5.288 200 5.009 400 4.727 3、实验成果整理 试样初始高度 Ho= 20mm 试样初始密度 p=1.87g/cm3 土粒比重Gs=2.7 试样天然含水率 wo=25% 试样初始孔隙比eo=O.769 百分表初始读数 ho=7.887 试验所加的各级压力(kPa) p 5o 1oo 2oo 400 各级荷载下固结变形稳定后百分 表读数(mm) hj 5.658 5.288 5.oo9 4.727 总变形量(mm) h =ho -hi 2.229 2.599 2.878 4.727 仪器变形量(mm) A o.122 o.22o o.275 0.357 校正后土样变形量(mm) Ali= h- Ai = ho -hi - Ai 2.107 2.379 2.603 2.803 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e o.583 o.559 o.539 0.521 土的压缩系数(MPa-1) ai-2 o.2 土的压缩模量(MPa) Es1-2 8.845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 十的压缩系数为02按十的压缩性分数规定?该为中压缩性土 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 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茶载挠度曲线; 3、根据每级荷 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 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 实验基本信息: 1 .基本设计指标 简支梁的截面尺寸 150mm*200mm 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A6@100、2? 8、2①14 2.材料 (1 )混凝土强度等级_C30 (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 三、 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何载 百分表读数 挠度/mm 左支座(f1/mm) 右支座(f2/mm) 跨中(f3/mm) 0 0 kN 0.96 4.99 5.14 0 1 10 kN 0.9 4.9 5.48 2.575 2 20 kN 0.86 4.83 5.85 0.43 3 30 kN 0.82 4.75 6.27 0.47 4 40 Kn 0.78 4.68 6.66 0.455 5 50 kN 0.74 4.61 7.11 0.505 6 60 kN 0.7 4.56 7.53 0.455 7 70 kN 0.67 4.52 8.02 0.535 8 80 kN 0.64 4.48 8.5 0.52 9 90 kN 0.6 4.43 9.06 0.6 10 100 kN 0.57 4.39 9.65 0.625 起裂荷载(kN) 40KN 破坏荷载(kN) 138.8KN 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何载 应变值 测点4读数 测点5读数 测点6读数 测点7读数 1 10 kN 2 20 kN 3 30 kN 4 40 kN 5 50 kN 6 60 kN 7 70 kN 8 80 kN 9 90 kN 10 100 kN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 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 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 、实验目的: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 外径(mm) 内径(mm) 截面积(mm) 杆长度(mm) 线密度(kg/m) 弹性模量(Mpa) 、实验内容: 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何载 (N) 上弦杆 腹杆 下弦杆 1点 2点 均值 力 1点 2点 均值 力 1点 2点 均值 力 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何载 (N) 挠度测量 下弦杆 表① 累计 表② 累计 表③ 累计 表④ 累计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