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第一部分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和材料
一、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需采取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升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成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择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方法。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取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通常100—150mm。
二、基层和材料
2.应依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域,宜采取排水基层。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取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三、垫层
1.在季节性冰冻地域,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依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特点设置垫层;其差值即是垫层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剐性垫层。
2.垫层宽度应和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四、基层
1.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预防或减轻因为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和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降低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工作面,并改善接缝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选择标准:依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择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域,繁重交通路段宜采取排水基层。
3.基层宽度应依据混凝土两层施工方法不一样,比混凝土面层每侧最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或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或摊铺机施工时)。
五、面层
3.纵向接缝是依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平缝形式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 5m时,应设置带拉杆假缝形式纵向缩缝,纵缝应和线路中线平行。
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它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通常为100~200m。混凝土板边和邻近桥梁等其它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改变或有竖曲线时,通常也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部署,通常不设传力杆。
4.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传力杆。
当板厚按设传力杆确定混凝土板自由边不能设置传力杆时,应增设边缘钢筋.自由板角上部增设角隅钢筋。
六、关键原材料选择
(一)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取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其它道路可采取矿渣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份、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不相同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厂期超出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必需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粗骨料应采取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 5mm,碎石不得大于31. 5mm,砾石不宜大于19.Omm;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Omm。
(三)宜采取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要求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水成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四)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相关要求,并有合格证。使用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确定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相关要求方可使用。
(五)钢筋品种、规格、成份,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含有生产厂牌号、炉号,检验汇报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点。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要求。
(六)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含有一定柔性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
七、沥青: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取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
1.粘结性: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连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结构层,宜采取稠度大(针入度小)沥青;对冬季严寒地域、交通量小道路宜选择稠度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