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中国现代史复习: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十年“文革”时期.pdf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中国现代史复习: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十年“文革”时期.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复习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十年“文革”时期 【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与发展 2 、外交新局面的开辟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来源 :Z#xx#k.Com]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制定-中共八大 1、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 、概况: 时间: 1956 年秋 内容: ①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 人 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 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即先 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地把我国由落 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二)经济建设的严重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人民 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 但忽视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来源 :学_科_ 网] ①原因: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 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②表现: 1958 年 8 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当年钢产量要 比 1957 年翻一番,粮食产量也要大幅度提高。 ③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 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 的发展。 ②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③危害:损害农民利益;影响积极性。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三)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1.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 “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方针。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大庆油田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1959 年,在我国黑龙 江省西部草原发现了大油田,第二年,在这里展开了大 庆石油会战。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基本建成大庆 油田,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四)文艺科技成就 1、“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 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意义 在“双百”方针鼓舞下,许多作家、艺术家,开拓 新的题材和主题,取得了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 ,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 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2 、科技成就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年,中国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要通过“文革”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②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①大批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 遭到批斗、 抄家和人身迫害,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 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人民的基本权利和 人

文档评论(0)

wei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