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分析-东方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VIP

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分析-东方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分析-东方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原标题:东方的发现与东方文化复兴--从泰戈尔到莫言   摘要:100年前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人有机会发现东方。20世纪后期以来,先后有十几位东方作家获奖,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的主动发现和对东方文化的不断接受。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具有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获奖的东方作家大多具有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在创作和演讲中突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东方文化元素。同时,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是东方文化百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东方文化复兴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泰戈尔;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东方文化   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诺贝尔文学奖是在西方文化圈中设立、主要由西方人评定的,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障碍使得东方作家竞争该奖颇为困难。尽管如此,自1901年开奖至今,已经有十多位东方作家赢得这项桂冠,他们是:泰戈尔(印度,1913)、阿格农(以色列,1966)、川端康成(日本,1968)、索因卡(尼日利亚,1986)、马哈福兹(埃及,1988)、戈迪默(南非,1991)、大江健三郎(日本,1994)、库切(南非,2003)、帕慕克(土耳其,2008)、莫言(中国,2012).   另外,还有两位颇有争议的移民作家高行健(法籍华裔,2000)和奈保尔 (英籍印裔,2001)。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体现了东方文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折射出东方文化的历史命运。   一、东方的发现   在西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作家个人的事,至多会影响到某种文学 的兴衰。而在东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则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获奖作家往往代表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作家获奖往往引发更多关于文化与文学的思考。细细回顾和梳理百年来东方作家的获奖,可以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由偶然发现到主动接受的过程。   20世纪的上半期,东方作家中只有泰戈尔一人获奖,而且授奖辞中还说他已经进入英国文学之列,因此有人戏称泰戈尔是半个东方作家。然而,即使只算半个东方作家,泰戈尔的获奖也使西方人有机会发现东方,尽管这个机会来得有些偶然。   1912年,泰戈尔前往英国旅行,在此前后他将自己的部分孟加拉文诗歌翻译成英文,带到伦敦以诗会友。这些诗歌的深邃宁静的精神和神圣的情感征服了许多英语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着名诗人叶芝在后来为《吉檀迦利》写的序言中说:当我坐在火车上、公共汽车上或餐厅里读着它们时,我不得不经常阖上本子,掩住自己的脸,以免不相识的人看见我是如何激动。这些诗的感情显示了我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这些诗歌是高度文明的产物。   诗人兼理论家爱兹拉庞德也发表评论文章说:这种深邃的宁静的精神压倒了一切。我们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像是平稳感回到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一样,它使我感到,一个寂静的感觉来到我们机械的轰鸣中。应该说,这种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此之外,庞德还将泰戈尔的诗与西方时尚文学进行了对比,指出:他具有自然的宁谧。这些诗似乎不是风暴或激越的产物,而只是显示了他日常的脾性。他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没有任何矛盾。这一切与西方的时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方,我们若要取得巨大的戏剧效果,那么人必须表现为竭力要驾驭大自然。这一切与古希腊对人的描写及众神的嬉戏也形成了对比。总之,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西方生活的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的尖叫之中以及在广告的漩涡之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的东西。这些评论表现了对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东方文化的惊奇发现,东方文化的宁静深邃让这些长期身处现代机械轰鸣中的西方文化人感受到了异质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是这些西方精英的发现和认同,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东方诗人泰戈尔击败了许多竞争对手,赢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之后,更多西方人通过泰戈尔和他的作品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法国作家让居埃农写道:这些理想与我们的理想是大相径庭的,它至少给了我们对欧洲 的相对性的认识。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千百万人在与我们不同的理想基础上被抚育着,生活着。冰岛作家拉克斯奈斯也说:一个令人敬慕的 ,泰戈尔的 :伟大的朋友,世界的 ,洁白的莲花,坐在河心中摇晃着的小舟上吹着横笛的陌生人!与泰戈尔类似的 可以在地中海地区犹太人的《圣经》诗里找到,你可以在中国的《道德经》里见到。但在欧洲,从中世纪以来,恐怕没有他的任何代表。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客观存在,在泰戈尔获奖之前也并非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差异,但这种认识大多源自对异质文化的猎奇欣赏或有意利用,还谈不上对东方文化的真正理解和发现。在东西方的历史地位已发生明显变化的20世纪初期,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