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整理抚顺西露天矿坑下消防火方法
抚顺西露天矿自1914年开采以来,已有近白年的开采历史,形成了一 个东西长6. 6km南北宽2. 2km垂深达380m的人工露天大坑。随着露天矿坑 不断降深和几何尺寸的变化,以及排弃岩种的多样性和内排土场规模的迅速增大, 坑下发火因素和不利条件不断增多,消防火难度越来越大。导致坑下采场和作业 环境的大气状况严重恶化,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并危及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一度 造成过坑下停产和半停产,甚至波及到市区的局部地方,直接影响西露天矿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为此,西露天矿开展了大规模的坑下消烟灭火工作。
1消防火方案研究
针对不同消火区和防火区,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施综合治理, 以消
为主,消防结合的被动消火状态,转变为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主动消火状态, 进一步提高消防火工作质量,使坑下消防火和大气污染问题得到长期解决。
1. 1 坑下火区分类
电铁排土场火区。火区高差大,面积广,主要可燃物是油母贞岩,消 防火难度大。
汽车排土场火区。火区相对集中,主要可燃物是油母贞岩、杂煤、含 煤砰石、碳贞岩等,消防火难度大。
煤炭采区火。大都为已充填的旧采迹发火,可燃物为煤,消防火难度
一股。
残采区火。于受条件限制,残采时未能将残煤完全采净,含杂煤剥 离物搬运堆积等原因,导致煤和碳贞岩自燃发火,消防火难度一般。
1. 2 消防火方法
1. 2. 1 消火方面
建立健全消火管wane 坑下泵站和蓄水池向火区铺设管路,形成完 善的消火管wang,做到有火就有水。
加大压火力度。把绿色泥岩和凝灰岩等不可燃物搬运到火区,对火区 实施掩埋,抑制自燃,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⑶ 活理火根。对已消灭的火区要活走,以防死灰复燃。
开展洗煤生产。在火区上部建水洗点,用洗煤水和水洗杂子消防火。
表面注浆。将粉煤灰和水混合成浆液,通过管路直接喷洒到火区,进 行消火。
对无水源、火点小的火区,发挥消防车机动灵活的作用,把火消灭在 萌芽状态。
1. 2. 2 防火方面
(1)混排防火。将绿色泥岩和油母贞岩分水平、分区间实施混排,在生产
过程中进行防火
(2)在电铁排土场无火区,要坚决杜绝火种、火源,绝不能人为产生火源
建立防火隔离带。在火区与非火区之间用不可燃物建立隔离带; 在排 弃可燃物之前,先建立防火隔离带,然后再进行排弃。
管路注浆。用管路将粉煤灰和水的混合物直接喷洒到可燃物表面; 或
浅层拉沟后再浇注。
高压注浆。对火根较深的区域,采用钻孔一高压注浆的方法进行消防 火。
分层排弃。新建排土场时,要将油母贞岩等可燃物和绿色泥岩等不可 燃物实施分层排弃,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防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刘毅词汇5000 vocabulary 5000 lesson 3(刘毅 vocabulary 5000).doc VIP
- QCT 822-2009汽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压力传感器.pdf
- 学校心理辅导试题学校心理辅导试题.doc VIP
- 脑出血急性期舌象特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联性探究.doc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ppt VIP
- 一种侧向流斜板排泥装置.pdf VIP
- 怪物猎人2G自用金手指CMF代码整理完整.docx VIP
- 校长申报副高职称工作总结范文.docx VIP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全解析版).docx VIP
- 自动更换光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