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技术 新技术培训包 40小麦少耕免耕田间管理技术.pptx

小麦生产技术 新技术培训包 40小麦少耕免耕田间管理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基于气候变化的背景与意义;近50年中国地表气温呈升高趋势,尤以近20年增温最为明显;1906年—2005年的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增加0.74度,预计到本世纪末可能继续升高1.1—1.6度 20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升高0.5-0.8度 1986年以来有25个暖冬,只有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冬季正常 近50年区域极端天气事件频率高,强度明显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高山冰川收缩,作物生长季节变长,降水形式与洋流发生变化,以及热浪、风暴、洪水和干旱频率与强度日益增大。 ;干旱程度加剧;;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影响我省粮食产量的主要气候要素是温度和降水。对小麦来讲,降水的影响大于温度。对玉米来讲,温度的影响大于降水。 日照时数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小,多数时候对小麦表现为小的负效应,对玉米表现为小的正效应,且波动较小。;农田水分失衡,作物需水亏缺;河南省作物受灾情况(千公顷); 面临问题与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策略;二、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实现旱作农业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专家:保护性耕作是指地表有机残体覆盖在30%以上,使土壤侵蚀控制在50%以下的耕作或种植体系,它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壤体系的破坏为原则,考虑以较低的能量和物质投入来维持相对高产,单位投入可获取较高利润,是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一类持续农业形式。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以减少风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与实现途径;;长期定位监测与模拟试验相结合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监测设备;1999-2011年试验区降雨量;降水特点及年型分析;;2m土体贮水量(1999-2009) ;旱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规律;旱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1、无论是在降水正常、偏旱、较旱的情况下免耕与深松两保护性耕作技术均有较高降水贮蓄率,在干旱年份效果尤为明显。 2、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传统耕作。 3、免耕覆盖在前3年水分利用效率低于传统耕作,3年之后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传统耕作。 4、深松覆盖???理下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一直高于传统耕作,不同年份表现不一。;2、免耕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深松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对一年两熟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对一年两熟玉米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3、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对干物质积累影响;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4、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入渗;对土壤微生物态碳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态氮的影响;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可提高酶活性。 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土壤供氮能力; 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肥料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提高转化酶活性,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5、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机质的演变;土壤全氮含量的演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演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表10 不同年份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径流量的影响 (mm);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遏制硝态氮淋溶;对净初级生产力(碳固定)的影响 ;7、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 河南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从1997年开始,2002年开始推广应用,到2012年涉及65个县(市、区),小麦面积达到200万亩,玉米机械化免耕达到94%。 发展保护性耕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专用机具;伊川;潮 土;采样图片;专家现场指导;机具研究进展;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