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年高考 | 真题汇编
PAGE 1
真金试炼 | 备战高考
『分项汇编·逐一击破』『十年高考·真题试炼』
『分项汇编·逐一击破』
『十年高考·真题试炼』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2013·海南高考·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2.(2013·全国Ⅱ卷高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3.汉文帝时,算赋(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景帝时,把秦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 )
A.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D.推动征税标准重大变革
4.唐中叶前,赋税征收实物;此后实施两税法,开始部分征收货币赋税;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趋于一致。这种变化( )
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 B.刺激了土地的兼并买卖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6.万历初(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 )
A.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C.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表。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 )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洪武年间
8.5亿亩
6 600余万
清前期(乾隆年间)
10亿亩
4.1亿
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藏人口
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在( )
A.唐朝两税法 B.宋朝募役法
C.明朝一条鞭法 D.清朝摊丁入亩
9.唐代两税法依照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纳税。但直到清雍正“摊丁入亩”才废除了人头税,转变为财产税。这一变革导致了( )
A.商品经济受阻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闭关锁国的加强 D.民众的人身控制减弱
10.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1950年,政务院明确规定:海关税率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文化与生活(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全国].doc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西方的文官制度(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 .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1).docx
- 十年高考[政治]真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原卷版)2011~20年分项详解[全国].doc
-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原卷版).docx
-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