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多数还没有形 成良好的习惯,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挫折和逆境 多数表现出束手无策。 为分析其遭遇挫折逆境的整体情况, 笔者 随机对北京市通州区台湖中学、 运河中学和第三职业学校的15 2名学生进行了个案访谈、 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96%的学生认 为自己曾经多次“遭受挫折、陷入逆境”。因此,笔者对调查结 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中学生及教 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关于抗挫折教育的理论 挫折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百年来, 心 理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 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 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就在于 心理性欲受到压抑或阻碍, 即挫折; 神经症的驱动力量的根本性 质是本能, 目标在于获得满足和避免挫折。 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 尔提出了“挫折―奋进”理论,他从挫折操作的性质上下定义, 认为挫折是当前有机体在先体验到奖赏后又体验到无奖赏时所 出现的情况;该理论认为,人在受挫后,可能出现努力奋进的情 况。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针对未成年人 身心成长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规律”和“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 行为习惯”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针。 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折教育是规 范其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 对三所中学、 中职的152名学生进行了有关挫折方面的问卷调 查和个案访谈。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 96%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曾 经多次“遭受过挫折”, 但多数人片面理解和看待挫折, 反映出 抗挫折素质上的缺陷。所以,如何看待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 能力和调适能力, 已成为摆在中学生、 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面前亟 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据此,本研究在对调查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 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中学生挫折形成的现状 1.中学生挫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在分析、 借鉴上述挫折理论的基础上, 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 的主客观因素出发, 结合转型期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问卷调查的 结果,笔者认为,中学生普遍缺乏抗挫折的“三个意识”,其挫 折形成具有两方面原因。
(1)主观原因:一是中学生的多数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且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二是品行因素不良,一方面,中学生的个 人道德标准及理想和周围多数人, 或社会通行的道德标准、 理想 不一致时,很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压力,产生挫折感;另一方面, 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 自由散漫, 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产生挫 折感。三是身心素质较差,有的在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 足,有的染上慢性病难以治愈而产生挫折感, 有的产生了交往中 的不良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嫉妒心理等等,这都是产生 挫折感的根源。
(2)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环境变迁带来 的困惑,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剧。 二是 学校环境因素,如学习环境不好,教学设备陈旧等原因,会引起 学生的烦躁、抑郁,这与他们的期望形成鲜明的反差,随之产生 挫折感。三是家庭环境因素不佳:如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成 员不和睦或父母离异,使之缺乏和谐教育;家庭经济情况对子女 教育成本的负担能力有限等。 无论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文化 氛围的适应,还是对学习、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自我地位变化 的适应,都会造成青少年挫折感的产生。
2.中学生普遍缺乏抗挫折的“三个意识” (1)自信自强意识: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工作或生 活中遭遇挫折、陷入逆境”时,95%的人表现出萎靡不振,不 能自拔,且绝大多数“会变得忧虑、焦躁、不知所措”;有一小 部分人“感到非常沮丧、并想到了报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不到1 ?3的学生会“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也反映了中学 生与他人的沟通不够积极。
因此,要教育中学生遭遇挫折、陷入逆境时,思想上不能随 波逐流,首先要从心理上取胜,要有自信自强意识。自信是一个 人对自己能否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某种目标的一种自我肯定的 心态,是成功的有力保证。自信的人在挫折逆境中更易乐观、容 易达到成功的目标。 自强是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就的意识。 有 了自信自强意识,就有了自强不息、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 鼓舞,去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动力, 就会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 理承受能力去面对学习、 工作、 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来自各方面 的压力,就会自觉地创新自我,增强综合实力,促使身心全面和 谐发展。
(2)团队合作意识:在调查中,“学习方面是否喜欢小组 合作的形式?”和“是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