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8 / NUMPAGES28
《南安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安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让我们一起学习文天祥的《南安军》感受他的“一片丹心”吧!
二、目标
1、了解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
2、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
三、原文
南 安 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四、注释
《南安军》: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卷十一。
南安:今江西大余。
军: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南安军后曾绝食八天。
五、诗意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六、赏析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赏析:
一、二两句略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悲凉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赏析: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赏析: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河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现之日。
下句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工整,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情感和自信心。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赏析:
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以行,于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
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表示了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大都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忠贞气节,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2、写作背景
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八、问题探究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诗中的“湿”字用的准确传神,请简要赏析。
参考:
“湿”字生动传神地写出诗人征衣被风雨淋湿,表现了环境的凄苦,烘托出诗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凄苦、沉痛。
(2)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4)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九、诗歌主旨
《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A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sectionA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单元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sectionA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ectionA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sectionA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课时作业.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B 综合能力训练 人教版英语(有答案).docx
-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2020人教版英语Unit 8重点词汇、语法自测(附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Unit2 SectionB部分同步练习(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