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585-2017 肝片吸虫并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pdfVIP

DB63T 1585-2017 肝片吸虫并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11.220 B 41 备案号:55156-2017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85—2017 肝片吸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 2017 - 06 - 20 发布 2017 - 09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585—2017 前 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全邦、李静、胡广卫、蔡金山、沈艳丽、马占全、郭春兰、王晓润、阚威、 李双、白海涛、张晓英。 I DB63/T 1585—2017 肝片吸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家畜肝片吸虫病诊断的方法、内容以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家畜肝片吸虫病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35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肝片吸虫病 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草食性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或人体而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牛、羊等 动物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3.2 诊断 通过观察和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作出判断。 3.3 临床诊断 通过现场观察和临床检查对病例的病性和病情做出判断。 3.4 实验室诊断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试验,对取自病例的病料进行检查,获取具有诊断价值的数据。 4 诊断技术 1 DB63/T 1585—2017 4.1 临床诊断方法 4.1.1 临床症状 4.1.1.1 急性型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发于羊,在秋季,羊只受到严重感染时,可发生急性型症状,可出现微热,肝脏浊音区扩 大,肝部有压痛,有时突然死亡。 4.1.1.2 慢性型临床症状 牛、羊患本病时多呈慢性型,主要症状为渐进性消瘦,食欲减退,颌下、前胸、下腹部水肿,贫血, 结膜与口黏膜苍白,生长受阻,产奶量降低,孕畜可能流产。 4.1.2 病理变化 4.1.2.1 急性型病理变化 可见到急性肝炎,肝肿大,包膜有纤维素沉积,有2 mm~5 mm长的暗红色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 很小的童虫,常伴有腹膜炎。 4.1.2.2 慢性型病理变化 主要呈现慢性肝炎和慢性胆管炎。早期肝脏肿大,以后萎缩硬化,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眶管扩张、 肥厚、变粗,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脏表面。胆管内壁有盐类沉积,内膜粗糙,切时有沙沙声,在牛多见。 4.1.3 流行特点 4.1.3.1 呈地方性流行,多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