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系统 现代气候学 教学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被 2.2 气候系统的物理、化学过程 在太阳辐射加热作用下,在大气中生成了风,在海洋中产生了洋流。风和洋流反过来又将热量从过剩的地区输送到热量不足地区。 赤道与极地温差、地表和大气高层的温差、海陆的热力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北半球的热力差异等等 大气热机运转 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与生命周期为2-3周以内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物理过程相比,气候系统的外部加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第一近似可视为绝热系统,而气候系统则必须考虑非绝热加热。 这些物理、化学过程主要包括:辐射过程、云过程、陆面过程、海洋过程、冰雪过程、气溶胶过程、碳循环及生物过程 2.3 气候系统的基本特性 1. 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非线性的、开放的巨系统 有规则的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等 较规则的周期性变化:准双周振荡、准两年振荡等 不规则的变化:百年增暖、大气环流的突变 气候系统的性质 (1)开放的非孤立系统 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紧密地联结成一个开放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了一个由复杂物理过程联系起来的串级系统。这些物理过程包括穿越边界的能量、动量和物质输送,且生成了大量的反馈机制。 (2)响应时间差异很大,可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 首先,把那些具有最短响应时间的系统看成是同一级的内部系统,于是就可把所有其它分量看成是外部系统。 例如,对于数小时到几个月的时间尺度,大气可以看成是气候系统的唯一内部分量,而海洋、冰雪、陆地表面、生物圈都可处理成边界条件和外强迫。对于由数月到几百年的时间尺度,气候内部系统必须包括大气和海洋,也应考虑雪盖、海冰和生物圈。 (3)不稳定的高度耗散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耗散系统。主要由两个外强迫来制约其全球行为,它们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在外强迫中必须把太阳辐射看成是主要因子,它提供了驱动气候系统的几乎所有能量。一部分太阳辐射转换成供大气和海洋环流耗散掉的能量。 由于摩擦、扩散及其不可逆过程的发生,气候系统必须看成是一个高度耗散系统。 1) 热力属性: 空气、水、陆地表面和冰雪面的温度 2) 动力属性:风、洋流及其垂直运动和冰体运动 3) 水分属性:空气湿度、云量、降水量、土壤湿度、河湖水位、冰雪等。 4) 静力属性:大气和海水的密度、压强、大气的组成、海水盐度及气候系统的几何边界和物理常数等。 2. 各个气候子系统之间显著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属性差异 圈层和 代表物质 大气圈 空气 水圈 水 冰雪圈 冰(纯)、雪(新鲜) 陆地表面 粘土(干) 生物圈 森林 密度(103 kg/m3) 0.0012 1.00 0.92 0.10 1.60 比热容(103 J/kg.K) 1.00 4.19 2.10 2.09 0.89 热容量(106J/m3.K) 0.0012 4.19 1.93 0.21 1.42 热传导(W/m.K) 0.026 0.58 2.24 0.08 0.25 热扩散(10-6m2/s) 21.5 0.14 1.16 0.38 0.18 传导能力(103J/m2.K.s1/2) 0.006 1.57 2.08 0.13 0.60 日穿透深度(m) 2.3 0.2 0.5 0.3 0.2 年穿透深度(m) 44 3.6 10.2 6.0 3.9 反射率(%) ~27 2~10 ~70 84~95 >20 <20 连续性 好 好 可压缩性 较强 较弱 弱 弱 粘性 小 较大 大 大 流动性 好 好 差 差 气候系统各组成部分属性的对比 3. 气候系统的反馈过程 气候系统的反馈过程 反馈:气候系统不同属性(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气候属性的变化,称为反馈。包括正反馈过程和负反馈过程。 正反馈:反馈过程造成的气候变化与原变化同号,使气候变化加剧,产生气候不稳定称为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过程造成的气候变化与原变化反号,抑制气候的变化和异常,使气候趋于稳定,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 冰雪——反射率——温度 水汽含量——红外逸出辐射——温度 (水蒸气增加→温室效应作用加强→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产生更多水蒸气。汽是最重要的反馈机制之一,也是唯一最大的正反馈作用。) CO2 ——海温 (海温升高→海洋中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部分二氧化碳逃逸到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剧→海温升高) 负反馈: (中低)云量多——太阳辐射少——稳定度大——云量少 蒸发量大——水面温度低——蒸发量小 赤道、极地温差大——热量输送大——赤道、极地温差小 2.4 气候系统的可预报性 1975年,Lorenz把气候预报问题分为两类: 第一类气候预报:对未来某一具体时段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