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与植物生理 植物与植物生理 第3章矿质营养.ppt

植物与植物生理 植物与植物生理 第3章矿质营养.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与氮素同化 绿色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除了需要水分以外,还需要各种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有的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有的具有调节生理代谢的功能,也有的兼备这两种功能。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运转和同化过程,通常称为矿质营养。研究植物矿质的生理作用、吸收、运转和利用规律,有助于合理施肥,协调植物生理机能,改善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和低耗的目的。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构成植物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他们之间或间接地来自于土壤,故又称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不同生境植株体中矿质含量 水生植物干重的1%左右; 中生植物占干重的5%~10%; 而盐生植物最高,有时达45%以上。 植株不同器官矿质含量 木质部约为1%; 种子约为3%; 草本植物的茎和根为4%~5%; 叶则为10%~15%。 植株年龄愈大,矿质元素含量亦愈高。 二、植物必需元素及其研究方法 (一)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必须具备下列三条标准: 1.不可缺少性 2.不可替代性 3.直接功能性 1.不可缺少性 植物如果缺乏这种元素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不可替代性 植物缺乏这种元素就会呈现出特有的缺乏症,只有加入该元素后才能预防或恢复,加入其他任何元素均不能替代该元素的作用。 3.直接功能性 这种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必须是直接作用的效果,而不是该元素通过改变土壤或培养基等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 (二)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 溶液培养法也称水培法。 砂基培养法简称砂培法,是利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蛭石等基质固定植物根系。 (三)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 植物必需的元素共有17种 1、大量元素 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等9种元素植物需要量相对较大,在植物体内含量相对较高(占干重的0.01%~10%),称为大量元素 。 2、微量元素 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和镍(Ni)等8种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在植物体内含量非常低(占干重的千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稍多反而对植物有害,甚至致其死亡,称为微量元素。 没有重要和次要之分,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3、有益元素 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这类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 例如钠(Na)对喜盐植物、铝(Al)对茶树、硅(Si)对水稻等生长发育有利或必需, 此外还有钴(Co)、硒(Se)和镓(Ga)等。 三、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失调症 一、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参与原生质、生物膜和细胞壁等的物质组成,例如C,H,O,N,P和S等; 二、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作为酶和植物生长物质的组分,或是酶的激活剂,例如Fe,Cu,Zn和Mg等; 三、是起电化学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原生质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调节膜透性等,例如K、Cl、Ca和Mg等,Fe.Cu,Zn和Mn等可以通过化合价的变化传递电子; 四、是参与能量转换和促进有机物质的运输,例如P,B和K等。 (一)必需元素 1、氮 (1)吸收方式:NH4+,NO3- ;尿素、氨基酸。 (2)生理作用: 1)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因此,是原生质、细胞核、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2)参与许多辅酶和辅基如NAD+(辅酶Ⅰ)、NADH+(辅酶Ⅱ)、FAD的构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3)某些植物激素、维生素的成分; 4)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植株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的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花果少且易脱落。 因为氮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组织中而被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容易感染病虫害。 2、磷 ④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运输; ⑤对氮代谢和脂肪转化有重要作用。 由于磷参与多种代谢,在多种生命活动最旺盛的分生组织中含量很高,因此,使用磷肥对分蘖、分枝、根系生长均有良好的作用; 磷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运输,对种子、块根、块茎的生长有利,故马铃薯、甘薯、禾本科作物增产效果显著; 由于磷与氮的关系密切,缺氮时,磷肥的效果就不能充分发挥。 (3)缺磷症状 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 由于,磷在体内容易移动,缺磷时老叶中的磷素能大部分转移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