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光合作用 ;研究意义和动态;;;第一节 叶绿体;叶绿体结构;化学组成;纸层析时(石油醚为流动相)各色素的分布?(极性与位置);;;为何阴生植物叶绿素b/a比值高?
为何b/a可作为植物耐阴性指标?;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谱:;化学组成;化学组成; 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特点; 蛋白复合体在类囊体膜上的分布特点;为什么说叶绿体不是光合作用的独立单位?;叶绿体蛋白质形成特点;化学组成;甘 油 磷 脂;化学组成;第一节 叶绿体;第一节 叶绿体;“天线移动”假说;天线移动;“天线移动”假说;“天线移动”假说;“天线移动”假说;第三节 原初反应;一、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二)激发态的命运; 叶绿体吸收光后,激发了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LHC将其能量传递到光系统2或光系统1。其间所吸收的光能有所损失,大约3%-9%的所吸收的光能被重新发射出来,其波长较长,也即叶绿素荧光 .;传递方式:
1.激子传递(exciton transfer)
2.共振传递(resonance transfer)
;激子传递(exciton transfer);共振传递(resonance transfer) ;传递方向;图 聚光系统到反应中心能量传递呈漏斗状
光合色素距离反应中心越远,其激发态能就越高,这样就保证了能量向反应中心的传递 ;
离体色素溶液为什么易发荧光?
这是因为溶液中缺少能量受体或电子受体的缘故。
在色素溶液中,如加入某种受体分子,能使荧光消失,这种受体分子就称为荧光猝灭剂(fluorescence quencher),用Q表示,光反应中,Q即为电子受体。
猝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荧光水平的降低.
光化学猝灭:光化学反应引起
非光化学猝灭:热耗散等
色素发射荧光的能量与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是相互竞争的,这就是叶绿素荧光常常被认作光合作用效能指标的依据,被认为是光合作用的内探针(无损伤)。; 以荧光形式发射出来的光能是很少的,还不到吸收的总光能的3%。
在弱的光下,光合机构吸收的光能大约97%被用于光化学反应,2.5%转变成热散失,0.5%被变成荧光发射出来;
在很强的光下,全部PSII反应中心关闭时,吸收的光能95%-97%被变成热,而2.5%-5.0%被变成荧光发射。
;
叶绿素荧光分析
叶绿素荧??分析具有直观,测定手续简便,获得结果迅速,反应灵敏,可以定量,对植物无破坏、干扰少的特点。
可以用于叶绿体、叶片,也可以遥感用于群体、群落。它既是室内光合基础研究的先进工具,也是室外自然条件下诊断植物体内光合机构运转状况、分析植物对逆境响应机理的重要方法。;叶绿素(a)荧光及其应用;活体荧光诱导曲线;活体荧光诱导曲线(欧洲云杉针叶的荧光诱导曲线示意图)O→P:快反应 P→T:慢反应;叶绿素荧光应用领域;活体荧光诱导曲线应用;活体荧光诱导曲线应用;活体荧光诱导曲线应用;活体荧光诱导曲线应用(荧光日变化);活体荧光诱导曲线应用;第三节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2.电子传递体的组成与功能;PSII反应中心结构模式图
示意PSII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的结构。 D1很容易受到光化学破坏。
电子从P680传递到去镁叶绿素(Pheo)继而传递到两个质体醌QA和QB。
图中还表明了Mn聚集体(MSP)对水的氧化(放氧复合物)。
CP43和CP47是叶绿素结合蛋白。;2.电子传递体的组成与功能
;模式图中显示了复合体中以A和B命名的两个主要的蛋白质亚基psaA和psaB的分布状况。 电子从P700传递到叶绿素分子A0,然后到电子受体A1。电子传递穿过一系列的被命名为FX,FA,FB的Fe-S中心,最后到达可溶性铁硫蛋白(Fdx)。P700+从还原态的质蓝素(PC)中接受电子。psaF,psaD和psaE 几个PSI亚基参与可溶性电子传递体与PSI复合体的结合。;光合膜上的电子与H+的传递;4.电子传递的类型; 1.非环式电子传递;2.环式电子传递;2.环式电子传递;3.假环式电子传递;图 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模式
;Fd也是电子传递的分叉点。电子到Fd后有多种去向:
非环式电子传递;
环式电子传递;
假环式电子传递;
交给硝酸参与硝酸还原;
传给硫氧还蛋白(Td)进行光合酶的活化调节……。;5.光合磷酸化机理(photophosphorylation);5.光合磷酸化机理(photophosphorylation);对无pH缓冲液的叶绿体类囊体悬浮液照光,用pH计可测到悬浮液的pH? ;酸-碱磷酸化实验;ATP合成酶;;光合磷酸化的抑制; 百草枯(一种除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