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习俗特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的习俗特点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有 126万。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 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 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此外,在景东、普洱、思茅、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 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布。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 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 【宗教信仰】 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特别是40岁以上的 人几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参加每年三个月的入夏安居,诵经赕佛。傣语称 佛教为“洒散纳”,称释迦牟尼佛祖乔答摩〃悉达多为“贡达玛”。 历法 傣 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献,有古老的贝叶经。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 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 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戏剧】 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云南 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 区。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 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 剧表演组织。 精品资料 【民歌舞蹈】 傣族民歌曲调节奏灵活优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 音突出,西双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山歌活泼爽朗各有特色。舞蹈种类 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 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 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节庆】 浴佛节,又名 “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 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 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 今已数百年。浴佛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 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 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在西双版纳地 区,浴佛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 会。经过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的多次推动,浴佛节被宣传成 “泼水节”,成了西 双版纳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 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 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 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 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精品资料 【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 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 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 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糯米装进竹筒后加水后,用一个玉米胡塞上,放在火上烧烤, 吃起来清香可口。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 包烧鱼等等。 普洱茶是云南普洱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 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资料收集:冯浩霖 2017.3.4 精品资料 Welcome To Download !!!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