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与答案
1、斑块:为直径大于 1cm的隆起性、浅表性皮损,顶
端较扁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2、丘疹:为局限性、充实性、浅表性皮损,隆起于皮面,直径小于1cm。
3、苔藓样变:为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常由搔抓、摩擦及皮肤慢性炎症所致,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4、风团:为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由真皮乳头层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
5、Auspitz征: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
膜可见点状出血。
6.、尼氏征: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性水疱(如天疱疮)
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可使水疱沿推压方向
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可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
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7,皮肤划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能出现以下
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①划后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
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②15~45 秒后,在红色
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
生这种反应;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
精品资料
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8、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
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
9.表皮通过时间: 新生的基底细胞进入棘细胞层,然后上移到颗粒层的最上层,
约需14天,再通过角质层脱落下来又需14天,共28天,称为表皮细胞通过时
间。
10.桥粒:是角质层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
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11.半桥粒: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主要连接结构,系由角质形成细
胞真皮侧细胞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结构类似于半个桥粒。
4.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
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13 一期梅毒的临床表现: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
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主要包括:梅毒疹,扁平湿疣。
三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包括:结节性梅毒疹,梅毒性树胶肿。
梅毒药物治疗药物首选 青霉素类。
问答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2、简述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
精品资料
3、简述湿疹的治疗。
4、简述重型药疹的治疗。
5、简述带状疱疹的治疗。
6、简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7、简述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1、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①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
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
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
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②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①急
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
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②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
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③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
酊剂、涂膜剂等;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③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处方外用药后,应当给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
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
精品资料
2、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变态反应性
接触性皮炎治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以免复发。
①内用药物治疗 视病情轻重可内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②外用药物治疗 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3、应注意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避免
过度洗烫。
①内用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
②外用药物治疗 应充分遵循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4、原则为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②防治继发感染;
③加强支持疗法;
④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