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枯枝——尤多拉·韦尔蒂《哨声响起》的风格.docVIP

雪地里的枯枝——尤多拉·韦尔蒂《哨声响起》的风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雪地里的枯枝——尤多拉·韦尔蒂《哨声响起》的风格 摘 要:尤多拉·韦尔蒂(Eudora Welty,1909—20XX)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生前即被收入“美国文学巨人作品”书系。《哨声响起》(The Whistle)出自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绿色的窗帘》(A Curtain of Green),讲述的是美国南部密苏里州温度骤降,种植番茄的一对老夫妻用种种办法取暖的故事。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指出这篇小说在叙述节奏、情节设置和遣词造句上都体现出了删繁就简、凛冽鲜明的风格。 关键词:尤多拉·韦尔蒂; 叙述节奏; 比喻 BBC拍过一部讲19世纪末期英国乡村生活的电视剧,叫《雀起乡到烛镇》(Lark Rise to Candleford)。其中有一幕,讲圣诞节的晚上,乡里的人都去参加诗会了,学龄前的孩子无人照顾,就交给老头特威斯特。特威斯特这家伙,心肠好是好,对照顾下一代从来当仁不让,但他早就老糊涂了,生活上全靠他的老婆,于是就闹出事来了。大人们参加完诗会,回来一看,屋子里炉火烧得旺旺的,孩子们却冷得不行,全都缩在一团,身上的毯子一层又一层,还瑟瑟发抖。 特威斯特的老伴儿马上把他拎过来责问。原来是这老头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几十年前的冬天,那个冬天真冷,差点没有挺过来,他把这段烙在记忆深处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后竟分不清哪是故事哪是现实了,仿佛中了魔咒一般,都被那寒冷镇住了。 那时我就想,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可以让寒意如此地深入骨髓呢?直到我讀了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哨声响起》。 小说讲的是生活在美国南部密苏里州的莫顿一家,夫妻两人靠种植番茄过活。番茄原本是热带的作物,既然要在美国种,就得费一番苦心。一般要先在室内把番茄种子养成番茄苗,然后再移到户外。但是春天气温起伏不定,什么时候移到户外很关键,甚至需要赌一把。有的时候看着天气很暖和,移出去了,结果气温骤降,这个时候就很麻烦。《哨声响起》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下发生的故事。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着四野。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躺着一个静静的农庄。仔细看,莫顿家的小屋和旁边脆弱的番茄苗清晰可辨。开场就像一个长镜头,慢慢摇啊摇,摇到了主角身上。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作者说,这家农户的灯刚刚吹灭了。于是叙述由“此地”进入“此时”,小说时间和空间的底稿在第一段就已经打好。 灯灭了,家里的男人杰森已经睡着了,鼾声时高时低。女人萨拉睡不着,因为天太冷了。年复一年的寒冷倒不让她害怕,她担忧的是初遇寒冷的体验。久居寒冷之中,是没有感觉的感觉,是没劲,没脾气,“她对寒冷已是厌倦透了!”她就这么躺在床上,睁着眼,想起了不知多少年以前,开春不那么冷的时候,番茄丰收的场景。 镜头切换了,进入了萨拉的内心世界。一开始,景象很模糊,画面摇摇晃晃的。渐渐地,颜色鲜明了起来,人声也开始鼎沸。她看到一架架马车载着红红的番茄,从四面八方聚到镇上。马车上阳光跳跃,有如金银。番茄被分拣、打包、装车、运走,动作真快呀!气氛是那么热烈!这一段,刚进入想象时句子还很长,节奏也缓慢,现实和想象之间还有一种隔阂和距离感,而当她沉浸到了当时的气氛中时,感叹句倾泻而出,语言如诗一般,句子开始变短,节奏开始加快,一句赶似一句,欢欣之情溢于纸面。 可是,这样美好的景象,就像是炉子里突然蹿起的火苗,烧得猛烈,熄得也快。只一转瞬,就又归于沉寂了。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火柴亮的时候,有笑语,有佳肴; 火柴一灭,就什么也没有了。暖人的景象消失之后,又剩下了无边的寒冷。萨拉只得闭上眼睡了。 至此,小说的前半部分告一段落。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景到人,再从人到情的布局。接下来,几乎可以预料到,镜头会再次拉远,然后再慢慢摇近,进入下一部分的高潮。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天气越来越冷,月亮也越升越高,越来越亮。为什么总要强调月亮?因为霜冻天气往往发生在晴朗的夜晚。旁人看着是闲笔,其实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时,响起了珀金斯先生的哨声。哨声一响,说明要打霜了。打霜不要紧,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免得霜在秧苗上凝结成冰,变成霜冻。于是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带着被褥往外赶,要把被子盖在秧苗上。 萨拉也醒了。她把丈夫摇醒。两个人都舍不得动,坐在床边,等哨声再度响起,才点了灯,抱着被褥出了门。可惜秧苗占地大,被褥面积小,哪怕用了最经济的方法都不够。杰森只得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然后看了看萨拉。于是萨拉也脱下了罩裙,好在这次够了。这里的无言是很残忍的。本来就冷,还得脱下自己的衣服给番茄盖。关键是,两个人都没有迟疑,作者也未在这里作过多的停留,可见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对农户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二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