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奢侈品广告中折射出的后现代主义
作为消费社会下的产物, 后现代广告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 与此同 时,广告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自身、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 现代广告包罗万象, 而作为精英阶层的物质代表——奢侈品文化——更是后现代 主义元素存在最为广泛的地方。 奢侈品广告中所呈现的非现实状态、 反常理等叙 事构成模式,极大地颠覆了传统广告的理性表现手法,通过跳跃性的故事情节, 突破思维局限来售卖奢侈品。 正是在如此后现代主义的包装下, 奢侈品衍生为一 种文化符号,受到当下中国人的狂热追捧。
在后现代主义泛滥的背景下, 在跨国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和高科技发展的双重 压力下,中国广告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和市场环境。 如何从后现代主义风靡 的当下找到适合中国广告的落脚点和逻辑起点,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广告
1. 后现代主义释义 “后现代主义”这一最初从建筑和绘画领域诞生出来的术语,正引起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大规模变化。 作为一个模糊的、 非特定的概念, 它并不是一个具体 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 代性的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 文化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资本主义 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文化从精英文化中扩张延伸出来, 成为消费品, 进入日常生 活,从而成为大众的某种普遍追求。
2. 后现代主义广告
好的广告作品通过“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创意表现来抓住众人眼球, 树 立起同别的品牌的区隔, 避免雷同从而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因此,广告创意的 完整定义应该是:“以传播信息为原则,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 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 以独特方式清晰地说明信息内容, 并以新异的形 象和画面引人关注,发生兴趣,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观众接受广告信息,产生 强烈的购买欲望。”①
奢侈品广告与后现代主义的融合
1. 奢侈品定义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曾将奢侈解释为“超出必要开 支的花费”。②一直以来,奢侈品总是和富豪阶层、上流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否 认,它们是精英文化的物质符号, 它被普遍看做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 范围的消费品,具有独特、稀有、珍奇等特点。
2. 奢侈品广告中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广告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但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 这面镜子由平面转向了畸 形。一方面,它聚焦于社会的某个特定阶层的生活状态,将其无限放大,同时, 置于柔光镜前, 使其显得虚幻而美好。 广告中所出现的美好生活情境、 灯红酒绿、 名酒豪车等等, 都是要将自己包装成为时尚高贵生活的引路人, 帮助懵懂的消费 者完成这场轰轰烈烈的造梦。 而后现代主义广告正是抓住一部分零碎、 断裂的生 活背景,将其割裂开来并刻意地描绘和渲染。 以下通过几个奢侈品广告来解析其 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
(1) Diesel (奢侈牛仔裤品牌)
叛逆、颠覆传统、对现实的恶作剧一直是 Diesel 牛仔裤的品牌精神,它所 要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异于常理的思想突围。在 Diesel 的广告里,我们常常 看到的是违背常理的画面。 在当今社会, 广告逐渐成长为一种世界观的折射, 表 征着一种抽象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信念。在现代主义的背景下,社会出现了“真 理”多元化、价值的相对化,社会表现出一种消解传统、离析规范的特征。关于 雅尔塔会议照片的重构, 足以阐述品牌这种对生活的反叛, 它借助恶作剧的手法 将传统模式化的生活击得粉碎。作为重要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性会议,在 Diesel 个性的诠释下, 变成了美女与政治首领间的纠缠, 政治被美丽而性感的女性所消 解,暧昧的眼神与大胆的身体语言似乎诉说着什么, 作品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打 破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以反历史的演绎方式表达品牌个性。
在 Diesel 另一则广告中,身着休闲服的男子虔诚地向上帝的反方向膜拜, 这又是要表达什么呢?毫无疑问, 广告是在挑战上帝, 挑战原本的社会规范, 挑 战人们对信仰的崇拜,表达了一种否定一切、粉碎一切、蔑视一切的生活态度,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树立起反对传统美德的标杆, 摆出一副抛弃世俗的模样。 正是 这样特立独行的品牌态度,吸引了大批渴望精神解脱的消费者。美国学者 J?波
德里亚尔指出, 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 变成了符号化 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消费。
(2) DG (奢侈服装品牌)
杀手、裸女、鲜血淋漓的模特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而背景则是灰暗的欧式 雕塑,画面改编自宗教油画,但由现实模特身着DG的服饰进行画面演绎:暴力、 挟持、控制、对抗,人物迷茫发散的眼神在暗淡的画面中更显得漠然和无望。在 DG的大多广告中,漠然和无目的的眼神是广告画面的灵魂,它从不跟消费者对 话,直视画面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