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教学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酒问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 、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学习“抓诗眼,品意境”“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 、理解诗中景情的融合,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 品读、点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月诗”及关于李白的资料。 2 、准备《明月几时有》歌曲录音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个传统的题材,月亮和人们的亲情与爱情,骨肉之间的 悲欢离合紧密相连,赞美月亮是展示自我,美化自我的一种方式,其中的写月高手首先当 数大诗人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把酒问月》。 二、简介李白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又号“谪仙人”,彰明人 。祖籍陇西成纪,我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 ,开始了广泛漫游,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 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 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 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 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直到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 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 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 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 叔),不久即病卒。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朗读障碍的突破。 2 、揣摩语气,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四、精读探究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引导。 1、“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停杯凝思,带着些许醉意,仰望万里苍 穹,提出疑问:这亘古如斯的一轮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有的呢? 2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有史以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宫中,以 求长生不老,但都没能实现;而明月却依旧用万里清辉普照人间,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 息的人们。 3、“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一轮圆月揭开神秘的 面纱,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发出清澈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亭台楼阁。 4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只见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于西天 云海隐没,如此循环往复,踪迹实难推测。 5、“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 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又该是多么寂寞?到底谁来陪伴她呢? 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类世代更替,逝者如斯,然而明月则亘古 不变。 7、“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 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 8、“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我只希望在对酒当歌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 常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人世间的美好岁月。 五、品读赏析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意象美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 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明月万古如一, 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结尾四句 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 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 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 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 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