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百行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起源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作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 伦理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历朝历代大力提倡,促进和谐社会的一大瑰宝, 时
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
中华孝道能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孝道源于自身和谐, 然后推衍到家庭和谐,在此基础上达到社会和谐。孝道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素 质。孝道体现最基本的人道主义,孝可使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社 会前进。中华孝道,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将在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和人类和平、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一)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地位
古人认为孝道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 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
第一,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 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作为社会主体的 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发展前 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 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 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 会停滞不前,因此,后人应该对前人尊敬、爱护与奉养。
第二,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 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 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 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 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第三,从生态伦理发展观来看:动物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 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 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小 乌鱼喂瞎了眼的老乌鱼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 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 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 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二)孝道的本质内涵
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因此,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最起码、 最重要的规范,而孝道的本质源于自身和谐。
不论是自然界、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一 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 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 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身者,亲之遗体 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因此孝子不要登上高的地方,不要走危险的 地方,深的地方也不要靠近。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使自己的身体受到损 伤。“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其 二,思想上,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一个孝子 还要不随便说笑,不随便指责别人,不答应给人家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不居 高临下的指指划划。如果这样,那种想说你坏话的人开不了口,气愤不满的 话涉及不到自己。
当然这种身体保全与精神保全不是绝对的。例如需要为国捐躯时,就不 应考虑“全而归之”。在社会生活中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思,可以激烈争辩, 顾不得什么方式等等。但从总的看来,曾子希望一个孝子在保全身体、搞好 人际关系上的主张,对于社会安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三)孝道的传统意义
第一,孝可使家庭和睦。中国有句古语“家和万事兴”。“家和”主要 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从来对子女慈爱,这是天性,兄 弟之“悌”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因此“家和”的主要内容、主导方面是子女 对父母的孝。曾子在说到孝的三层含义中,最起码的是瞻养父母。高一层是 不要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高要求是继承父母的遗志, 做出大的事业,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五种:第一, 因为懒惰不劳动,不能养活父母。第二,经常赌博、酗酒,不养活父母。第 三,贪财好利,听信妻子的谗言,不孝敬父母。第四,整日迷恋歌舞声色, 不孝敬父母。第五,经常与别人打架斗殴,惹祸招灾。使父母受到危险和威 胁。上述正面与反面对孝的论述,都在于使家庭稳定、和谐。
第二,孝可使社会和谐。《孝经》中把孝当作一切道德的根本,说人们 的教化从这里开始产生。孔子说做到孝悌的人,能促使社会和谐,决不会成 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仁,而孝正是仁的根本 《孝经》中又说,那种不爱自己父母而爱别人的人,称作悖德;不敬自己的 父母而敬别人的事,叫做悖理。正确的顺德、合理,就是从敬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大学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大班课件《有趣的盐》.pptx VIP
- DB51T 3239-20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pdf VIP
- 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重点标准.doc VIP
- 2024年全国考点PET口语真题汇总(1-12月).pdf VIP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VIP
- 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ppt
-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000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