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HJT 187-2006).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 T 187 2006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Aluminum electrolytic industry 2006 07 03 发布 2006 10 01 实施 国家 环 境 保护总 局 发 布 HJ/ T 187 2006 目 次 前言 ………………………………………………………………………………………………………… ⅳ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 3 6 标准的实施 ……………………………………………………………………………………………… 5 HJ/ T 187 2006 前 言 为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 为电解铝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适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企业清 洁生产绩效评定和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 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 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 (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考虑到电解 铝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 物产生指标 (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抚顺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年 月 日批准,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2006 7 3 2006 10 1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HJ/ T 187 2006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 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 重量法 GB/ T 15433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T 15434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文档评论(0)

778899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