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句式
——判断句式
1、用“者”、“也” 表判断。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 等表判断。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⑶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
之傫然在墓者也。
⑷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主谓直接表判断
⑴荀卿,赵人。
⑵此亡秦之续耳。
4、用否定词副词“非”表示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思考:以上四种判断句的谓语有什么特点?
参考:以上判断句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此外还有一类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请问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⑴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⑵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参考:在因果复句中,表示原因的分句后面加“也”,是判断句,其谓语可以是动词或
动词性短语。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式例析
省略句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而在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在文言文中,根据省略成分
的不同,省略句可以分为几下几种情况。
一、省略主语
在叙述中,主语是经常被省略的成分。又分为承前省和蒙后省。
1、承前省
承前省,就是前面的叙述中有后面叙述中的主语对象出现,那么,在后面的叙述中就常常被省
略的情况。例如: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同上)
2、蒙后省
蒙后省,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后面有主语对象出现,前面的叙述中就不出现的情况。例
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3、自述省或对话省
有些主语的省略,是在自述或对话中间的,就称为自述省或对话省。例如:
1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触
龙说赵太后》)
二、省略谓语动词
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中谓语动词的省略也较为常见。例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同上)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国语《勾践灭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及左公下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三、省略宾语
汉语中只有动词和介词可以带宾语。因而,宾语的省略又分为省略动词宾语和省略介词宾语两
种。
1、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同上)
2、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同上)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四、省略介词。
现代汉语中,介词一般不能省略,但在文言中却经常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2、介词“以”的省略。例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促织》)
五、省略兼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