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八
前言
一、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一)产量持续增长
(二)布局趋于合理
(三)结构调整加快
(四)规模生产扩大
(五)装备水平提高
(六)效益同步增长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厂点分散规模小,质量不稳标号低
(二)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破坏污染大
(三)人均产出效率低,国际比较差距大
(四)盲目扩张结构差,矿产资源浪费大
三、发展环境及需求预测
(一)发展环境
(二)需求预测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道路
2、坚持技术进步和保护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
3、坚持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培育优势大集团
4、坚持合理布局和发展西部,统筹地区发展
(三)发展目标
五、地区布局
(一)华北地区
(二)东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中南地区
(五)西南地区
(六)西北地区
六、保障措施
、八
前言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 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 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六大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 泥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水泥工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 业化的要求,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二是结 构性矛盾突出,落后立窑水泥比重仍比较大,生产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 则,加快结构调整。为指导水泥工业未来 10-20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和
改进投资管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 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投资盲目扩张,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专项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 在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时要体现本规划精神,各地区制定水泥工业发 展规划也要遵循本规划的要求。
、水泥工业基本情况
(一)产量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很快。 1978年
全国水泥产量6524万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0亿吨,水泥年产量净增 9.95亿 吨(见表1)。从1985年起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占世界 总产量的48流右。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从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表1、 1978年以来我国历年水泥产量
年份
全国产量
增长量
增长率
年份
全国产量
增长量
增长率
万吨
万吨
%
万吨
万吨
%
1978
6524
959
17.2
1992
30822
5561
22.0
1979
7390
866
13.3
1993
36788
5966
19.4
1980
7986
596
8.1
1994
42118
5330
14.5
1981
8290
304
3.8
1995
47561
5443
12.9
1982
9520
1230
14.8
1996
49118
1557
3.3
1983
10825
1305
13.7
1997
51174
2056
4.2
1984
12302
1477
13.6
1998
53600
2426
4.7
1985
14595
2293
18.6
1999
57300
3700
6.9
1986
16606
2011
13.8
2000
59700
2400
4.2
1987
18625
2019
12.2
2001
66104
6404
10.7
1988
21014
2389
12.8
2002
72500
6396
9.7
1989
21029
15
0.1
2003
86200
13700
18.9
1990
20971
-58
-0.3
2004
97000
10800
12.5
1991
25261
4290
20.5
2005
106000
9000
9.3
(二)布局趋于合理
目前,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有水泥厂。从布局上看,水泥的 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没有大量的调入调出,布 局已基本趋于合理。
(三)结构调整加快
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研制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开始, 在国家的推动下, 我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 2853 万吨,仅占总产 量的 6%。2000 年上升到 7188万吨,占总产量的 12%。2004年上升到 3.2 亿吨, 占总产量的 33%。到 2005 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