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xVIP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第六、七单元测评 ( 满分 120 分 , 时间 120 分钟 ) 一、基础知识 (12 分, 每小题 3 分 ) 答案:D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恶 : 凶恶。 野战 : 在郊野战斗。 知 : 知道。 自信 : 相信自己。 胜: 经受得住。 意 : 称心如意。 执: 控制 , 驾驭。 无穷 : 没有穷尽。 A.相篡(cu a n) 不惮 (d a n) 所恃(zh i) 黧黑(l i) B.攘外(r a ng) 譬若(p i) 决渎(d o u) 栏厩 (j i) C.溺爱(ru o) 园圃(p u) 杀戮(1 u) 远鄙(b i) D.阖门(h e) 织屦(j u) 啜之(chu o) 不辜(g u) 解析:A项,“恃” 应读“ shi” ;B 项, “厩”应读“ ji u” ;C 项, “溺”应读“ ni 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而自知.其益富 宁信度 , 无自.信.也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得 强必执弱 欲使无穷., 其可得乎 解析:A项,恶:憎恨。B项,知:同“智”,以……为智。D项,无穷:无,不;穷,贫困。 答案 :C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奚.不之晋 ②若又奚.患 ③鲁患其.不救乎 ④虽远越 ,其可以安乎 A . ①和②相同 , ③和④不同。 B . ①和②相同 ,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奚:①疑问代词,为什么;②疑问代词,什么。其:③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④语气副词,表反 问,难道。 答案:D 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解析:A项,“辟”通“避”,避开;B项,“谨”通“仅”,只;D项,“反”通“返”,返回。 答案:C 二、阅读理解(39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12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 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 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遗:送给。 云而过书.“举烛” 书:写。 举烛者,尚明也 尚:崇尚。 王大说,国以治 治:治理。 解析:D项,治:这里指治理得好,太平。 答案:D 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3分) ⑵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2分) 答案:(1)郢都有个人,寄给燕国的相国一封信,夜晚写信时,火烛不明亮,他便对拿着蜡烛的人 说:“举烛。” (2)燕国的相把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 ,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国家虽然治理好了 但“举烛”二字的确不是信中的原意。 7.这个故事的寓意是:_。 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 : 。(4分) 答案: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郢书燕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8分,每小题4分)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 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 乎?”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2分)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2分) 答案:(1)草鞋或麻鞋是要穿在脚上踩在脚下 ,可是越国人光着脚板走路;生绢是要做成帽子戴在头 上,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 (2)凭着你们夫妇的特长,到用不着这些特长的国家活动 ,想使自己处境不困窘,怎么能行呢 有人认为“鲁人徙越必穷”,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试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为一道探究性试题,关键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答案: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墨子》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 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 ,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 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 ,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 ,必称此四 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 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 ,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86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