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歌书写“长征精神”的新向度.docxVIP

中国当代诗歌书写“长征精神”的新向度.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诗歌书写“长征精神”的新向度 “长征”作为历史事件已非常清晰且完整地存在于中国现代历史长卷之中,事件的本真面目、性质、意义阐释等,已随着革命史“元叙述”的完成而形成定论。但因“长征”这一事件所产生的震惊中外的强大影响,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事件,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甚至人类史上撼人心魄的“传奇”与“神话”。对于这一“传奇”与“神话”,自“长征”作为历史事件结束之后,各方就开始对其进行整理与书写,而文学作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之一,成为众多“长征”书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检视“长征”文学书写史(2),我们会发现有两种比较明显的书写模式,可以归纳为“复原式大历史书写”和“人文性小历史书写”。“复原式大历史书写”,指的是对“长征”历史事件作全景式总体性的宏观书写,并把长征书写放到革命历史主流叙事之中,揭示其本质、阐释其意义;革命史的叙事结构决定了该类长征书写的文本结构,文学叙事与革命史叙事同构。“人文性小历史书写”,指的是对“长征”细部进行探视与深入,从历史细节中展现“长征”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在革命之外,呈现“长征”人文性的一面。 无论是“复原式大历史书写”,还是“人文性小历史书写”,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种史诗性的书写欲望,追求一种史的长度和诗的广度。所以关于书写“长征”的文学作品,无论何种文体,都纷纷把史诗作为其创作的最终目标。各种书写“长征”的文学作品,第一印象就是充满了“史诗感”,重大的题材,宏富的结构,典雅的语言,悲壮的情感,成了这类作品的显著特色。 追求“ 长征” 文学书写的史诗性是必然的,有其合理性。索尔兹伯里就认为“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是人类伟大史诗。”(3)“长征”文学书写的史诗性追求与合理性,并不能成为书写“长征”文学作品具有史诗性的必然结果,可能,但不一定必然。这需要看书写者对长征的把握程度与写作能力,不是每一个人的“长征”书写都能成为史诗性的文学作品。相反有些书写“长征”的文学作品难以卒读,空有“史”的长度与可信度,却与“诗”的广度与深度缺少关系,“写实有余想象不足”。由于文体上的差异,小说在书写重大历史题材方面,往往具有比其他文体的优势。因此,书写“长征”的小说,在总体上看,较为接近“史诗”这一写作目标,尤其是展示“史”的一面做得比较充分。而书写“长征”的诗歌,大多数既不能达到“史”的要求,也实现不了“诗”的审美。有学者指出包括书写“长征”在内的政治抒情诗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缺乏新鲜的价值判断和新鲜的审美发现,更缺乏广阔的诗意空间。未能超越类型化的认知层面和浮泛的抒情方式,甚至以大量非诗化的语言,进行政治概念的罗列,或是表象的事迹陈叙,或是空洞的呐喊,或是直白的议论,让人感到陈旧而乏味。”(4) 龚学敏的长诗《长征》却是用诗歌书写“长征”的优秀作品,达到了“长征”书写的“史诗性”要求,既有“史”的骨架,又有“诗”的灵魂与美感,他在浓墨重彩地为我们重新描绘“长征”历史画卷之外,还以大量的隐喻和象征开拓了诗意空间,引领我们回味“长征”“神话”和谛听“长征”这一千古绝唱,“让我们从更高的哲学层面上去理解长征的意义。”(5) 龚学敏的长诗《长征》,创作于1995年,20XX年单行本初版,修订本则在20XX年出版。整首诗有2500行,分为二十三章,每一章是对“长征”全程一个个具体地点及其事件的书写。在各章后都附有注释,对该章相关史实进行说明,以便读者能经验性地进入诗歌。因有这样较为详细的史实注释,以及各章诗行中或隐或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了“长征”的历史图谱,具有了“史诗”之“史”的特质。更为主要的是这首长诗对书写“史诗”之“诗”的贡献。如果说“史诗”之“史”是为了获得广泛的“公共性”目的的话,那么“史诗”之“诗”就是为了表达诗人的审美追求与形上之思。《长征》这首长诗,在后一方面所取得的效果最让人眼前一亮。下面以《长征》第二章为例,加以具体解读。 《长征》第二章共十一节。第一节写苏区各部队集结于都准备开始长征,诗人主要笔力是形象地书写集结状态,“用月光擦拭每一支铜号”,一开始就诗意地写出夜晚集结的形态,用深含中国传统美学意味的“月光”一词暗指长征将使中国革命真正走上自己的正确的道路。“让所有颜色的长鬃整齐坠落/让方言的嘶鸣/成为一棵故乡树,高高地长在/于都河边,所有的枪、矛和大刀,以及/所有握过它们的手,像一切河流一样/汇聚在了一起。”(6)“长鬃整齐坠落”,既是写实,马只有奔跑的时候鬃毛才会飞扬起来,集结完成,从各地奔跑到于都的战马的鬃毛自然会垂下;又是写虚,用马鬃整齐坠落,形容红军的训练有素,行动迅速整齐;坠落又暗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整齐”与“坠落”这两个审美相反的意象组合在一起,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