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文化遗址
建国以来, 蓝田县境已发现古遗址 101 处,从旧石器遗址到隋唐遗址主要有 39 处,其中:
旧石器遗址 9 处,新石器遗址 9 处,商周遗址 6 处,秦汉遗址 6 处,两晋南北朝遗址 3 处,
隋唐遗址 6 处。
1 、蓝田猿人遗址
位于蓝田县城东 20 公里九间房乡的公王岭, 1964 年 5 月发现“蓝田人”头盖骨。同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所)等
11 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组成
发掘队,在贾兰波教授带领下,对公王岭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出一具中年女性头盖骨化石。
这具头盖骨,眉嵴粗壮硕大,而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伸,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高度只有
78 毫
米,脑量
780 毫升左右。 1964 年,古脊所吴汝康根据地层关系及同时出土的哺乳动物群化石
测定为 60
万年左右。 1983 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及第四纪地质
研究室、西安地质学院的科研人员,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头骨出土处采取了
200
多块古地磁样
品,进行磁性测量。又将部分样品送瑞士苏黎士高工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磁性检验,测定结
果表明:蓝田猿人头骨的地层年代为
110~115 万年。科学家把这具头盖骨化石和陈家窝旧石
器遗址出土的下颌骨化石凑在一起复原,按国际惯例,命名为“蓝田亚种直立人”
,俗称“蓝
田猿人”或“蓝田人” 。
从 1965 年 4 月到 1966 年 6 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公王岭进行多次发掘工作,发掘出蓝
田猿人用火的黑色粉末物质和200 多件大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和石球,丰富了蓝田人文
化的内涵。同时发掘出与公王岭蓝田猿人共同生存的哺乳动物化石
42 种,这个动物群不仅有
生存在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的三趾马、大角斑鹿、葛氏斑鹿等,而且有一批南方动物如大熊猎、
东方创齿象、华南巨猫、中国貘、中国爪兽、秦岭苏门羚、硕猕猴、黑熊、巨剑虎、毛冠鹿、
杨氏虎、犀牛、李氏野猪、东方剑齿象、丽牛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证明蓝田当时的气侯带有南方色彩。科学测定,蓝田猿人时代,蓝田处于古纬 30度36分,
比今天所处的 34度 12分,靠近 3 度 46 分。
2 、陈家窝蓝田猿人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 11 公里,泄湖镇陈家窝村南约 100 米冲沟的左侧, 属灞河右岸第四级阶地。
其时代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遗址保护面积为 1000 平方米。
1963 年 7 月 19 日,蓝田县人委派员协助古脊所野外工作队, 在该遗址发现了一具完整的
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几件旧石器和几种与古人类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从而引起了科学界
的重视。 1964 年经古脊所等 11 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
经科学家研究认为属于一个老年女性个体。下颌骨倾角为 55 角,齿面耗损为 2 度,具有多颏
孔,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二复肌窝全位于下颌体粗壮度及其形态,与北京猿人下颌骨化石标本大体一致。不同之处是蓝田标本的前部倾角度小,联合部高度与额孔高度差别
极大,经用古地磁测定的年代数振一是距今约 65 万年,二是距今约 50 万年。科学家建议命
名为“陈家窝亚种” ,俗称“陈家窝人” 。
陈家窝出土的旧石器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和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石核、石片等。其打制石器的材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石器具有交互打击和二次加工的痕迹。较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具有较大的进步性。与古人类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都属北方动物群类型;其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地区的种类。
、涝池河沟遗址
位于厚镇乡涝池河沟一带,西距三官庙约 2 公里。该遗址分三个点:第一点位于涝池河
沟东岸龙潭沟出处的 64181 地点。第二点位于涝池河沟西岸陈家村南约半里,淡水沟出口处
的 64182 地点。第三点在涝池河沟西岸,南距陈家村约 500 米的 64185 地点。其中以 64185
号遗址最大,面积南北 800×东西 200 米,内涵比较丰富。三个点均为新生代更新世的旧石器文化遗址。 1957 年,曾在这里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用石英打制的大型砍砸器等旧石器。 1963 年至 1964 年,古脊所对涝池河沟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曾出土了一段人类的肱骨化石。
先后出土旧石器材料 2000 多件,其中成形的石器有 160 多件。主要材料是石英岩、脉石英、
乳状脉石英、石项砾石,也有少量石片系用燧石或砂岩打制成。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等,其中有一件打制规则的月牙状凹刃刮削器,其原料为乳状脉古英,刃缘由避裂面向背面作过仔细加工。石器大部分是用“锤击法”制成。
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斑鹿、野牛、野马、野驴、虎、狼、狐、獾、和麝等十三种,这些哺乳动物化石属新生代晚更新世北方动物群成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