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HJ 710.6—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Tecc eee —
2014-10-31 发布 201 -01-01 实施
目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观测原则1
5 观测方法2
观测内容和指标4
观测时间和频次4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4
观测报告编制5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样线法观测记录表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样方法观测记录表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栅栏陷阱法观测记录表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人工覆盖物法观测记录表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人工庇护所法观测记录表1
附录 (资料性附录) 标记重捕法记录表 11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生境类型表12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人为干扰活动分类表13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两栖动物观测报告编写格 14
i
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范
我国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两栖动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附录、、、、、、、、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14 年 1 月31 日批准。
本标准自215年 1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
1
本标准规定了两栖动物多样性观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两栖动物多样性的观测。
2 性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2 生物遗传资技术规范 ()
3 术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样
指观测观测样内定的条线记录定间范围内出的物的
方法。法适用于生境。
3.2
样
指定的样方中数的动物实的观测方法。法适用于生境。
3.3
栅栏陷阱法由栅栏和陷阱两部分组成。栅栏用动物不或的、定
的料布、料、料,成线或。栅栏的内或 (和)
,栅栏或多陷阱捕,陷阱捕以是料或。法适用于
质的生境的物的观测。
3.4
物
两栖动物栖定、定布人工覆盖物,引两栖动物
于其中,以动物的类和数量。法适用于草、、、自物
的生境。
3.
(或 )定或,中两栖动物成、、
和。法适用于栖型类多生境的南方。
3.6
-
的区域内,捕定数量的动物标记,标记后时,
适时期 (标记与标记分分布)后,重捕其数量
的方法。
4 观测则
4.1 性则
观测样和观测表性,全观测区域两栖动物的用
1
科学、的观测方法,观测两栖动物其的。
4.2 性则
观测考所的人、资和后保条件,观测样定的条
件和工作条件。用、成本的观测方法。
4.3 性则
观测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要,保护和管理起指作
用。观测样、样线、样方、方法、时间和频次定,保期定,不动。
4.4 性则
野生物、的观测方法,出观要的频观测。要捕
国家重保护野生动物样或标记,管理部的。
4. 性则
观测定的野工作,观测,安全护施。
观测
.1 观测
.1.1 观测的。两栖动物观测的的是了解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和,
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房间空气调节器(HJ 2535-2013代替HJT304-2006).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刚性防水材料 (HJ 456-2009).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工商用制冷设备(HJ 2531-2012).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化妆品 (HJ 1060-2019).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用洗涤剂 (HJ 458-2009).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用洗碗机(HJ 2549-2018).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家用制冷器具 HJT 236-2006)修改方案 (公告 2010年第70号 附件一).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建筑砌块 (HJT 207-2005).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胶粘剂 (HJT 220-2005 .pdf
-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空气卫生香 (HJT 219-2005).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 (HJ 710.3-2014).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HJ 710.1-2014).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蜜蜂类(HJ 710.13-2016).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7-2014).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4-2014).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 (HJ 710.5-2014).pdf
-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HJ 710.12-2016).pdf
-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 (试行).pdf
-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9-2011) .pdf
- 生物遗传资源采集技术规范 (试行) (HJ 628-201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