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高中语文课件: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厂诗歌之部 、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推荐作品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国荡 -、名句赏析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赏析】 意思是:旌旗遮蔽了日光,敌人像云一样涌上来, 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将士奋勇向前。 “岀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赏析】 意思是:战士们视死如归,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 ,阵亡者尸弃原野,灵魂想返回故乡,而路途遥远。 二、中心主旨 沙场上,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 为国捐躯的英灵,飘散在遥远的原野上,不能回归故乡。全 诗极力描写卫国壮士们在战斗中勇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和视死 如归的献身精神。这是一曲洋溢着爱国精神的祭歌。我们从 楚人悲壮的祭歌声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中千百年来不变 的坚毅和刚强。 三、写作特色 1 •渲染、夸张手法。 描写战斗场面,作者用“车错毂兮短兵接” “凌余阵兮踵余行 ,左9参殖兮右刃伤”等句,极力渲染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用 “旌蔽日兮敌若云” “天时怒兮威灵怒”,极力夸张敌军之 强和战斗的残酷。这些渲染和夸张,有力地衬托了 “矢交坠 兮士争先” “援玉枸兮击鸣鼓”等句。 从而突出了战士们英勇刚强的气概。在后面讴歌中,作者以“ 岀不入兮往不反”渲染战士远离家乡投入战斗的爱国决心, 以“带长剑兮挟秦弓”渲染战士身首分离但死犹不屈的顽强 精神,接着又以“诚既勇兮又以武”等句加以点染,充分表 达了作者由衷的赞颂和悼念。 厂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厂 厂 格调高昂悲壮。 描写、抒情相结合。 先具体描写战士们在激烈战斗中的勇敢顽强,终因敌强我弱而 英勇牺牲,突出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而顽强战斗、不怕牺牲 的爱国形象,为下文讴歌悼念作了铺垫。下文以抒情的笔法 对战士们勇武刚强的气概和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 烈的歌颂和深情的悼念,使战士们的爱国形象进一步升华, 显得更加富有光彩。没有前者描写的铺垫,下文讴歌便成了 无本之木;有了后者的抒情讴歌,前者描写的形象便如锦上 添花,光彩熠熠。 燕歌行 一、名句赏析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赏析】 意思是: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 生。将帅们还在军帐中观看美人歌舞,不能身先士卒。 二、中心主旨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 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 句写死斗的结局。生动展现了从慷慨应征、转战绝域到战败 被围、短兵相接等一系列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歌颂了广大 士兵奋勇杀敌、不图名利的高尚精神,谴责了将帅的骄纵荒 淫,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 三、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 从大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 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 的恃宠贪功形成对比。士兵的辛苦久战、室家分离和将军的 临战失职、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 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 句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厂 厂 2 •铺垫与衬托。 如:诗的起首四句将张守珪以前的战功及荣耀都概括出来了。 “破残贼”“重横行”六字,既写岀了敌人的实力,又衬托 出了将军的威武、剽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下 文张守珪的轻敌埋下了伏笔。 第9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再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当恩遇常轻敌”可谓直抒胸臆, 正面指出失败的原因,抨击边将的无能与腐败。诗中对“大 漠穷秋”“孤城落日”等萧条、荒凉环境的渲染,有力地烘 托了战场上战士 “力尽”、势孤、“斗兵稀”的悲壮气氛, 加强了对“身当恩遇常轻敌”的边将的控诉,仍含有强烈对 比。 r r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名句赏析 “惊风乱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赏析】 意思是: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 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赏析】 意思是: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 弯弯曲曲,像曲折九转的愁肠。 二\中心主旨 这是一首七律,是一首抒情诗。柳州是当时柳宗元的被贬地。 漳、汀、封、连四州是因参加革新同时被贬的其他四位朋友 的被贬地。诗中写作者登楼远望、怀念挚友之情,充满着愤 郁不平的感慨。赋中有比,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讎 :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 “愁”是此诗的情感基调,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弥 漫全诗,但是作者的愁思因何而起呢?这首诗托景抒怀,通 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 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 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

文档评论(0)

157****5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