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人 五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在一个叫 “大同”的小镇附近,一 座油井喷射出滚滚的黑色油流——“石油”,这座油井名为 “松基三井”,这片 巨大的油田被称作“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由此改写。从此,一场声 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在这片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口音,拖家带口来到这里;他们, 肩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日夜劳作,无怨无悔,只为实现自己的石油梦,他们 的名字叫做“石油人”。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已经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但是他们 留下来的 “大庆精神”和 “铁人精神”却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一代一 代地传承下去。 翻开尘封的历史,走近那场人与自然较量的艰苦大会战。1960 年,国外敌 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数万名石油 工人连吃饭、住宿等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井队 搬迁没有机械设备就人拉肩扛,没有房子就挖地窨子,建 “干打垒”,吃饭缺粮, 就两稀一干,挖野菜充饥,60 年至 63 年,国内连续 3 年遭受自然灾害,以铁人 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石油大军,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以 “宁 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 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仅用三年时间就高速 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这场石油大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 是铁人——王进喜。1960 年 3 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一下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 “我们的钻机到了没 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记录是多少?”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 近,他立即带队步行两个小时来到井场。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那黑油油的 土地,他万分激动地说:“我们国家就是一块宝地。这回我们掉进大油海里啦, 甩开膀子干吧,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王进喜组织人员用 “人拉 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仅用4 天的时间,就把 40 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 茫荒原之上;用 “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证井架按时开钻。 “宁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不止一次说过的话。 他是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在第二口井(2589 井)的井场,他拄着 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 700 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 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密度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 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志纷纷跳入泥浆池,经过全队工人的 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王进喜曾多次对工友们说: “一 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 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 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三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和督导员——朱洪昌,负责承建 17.2 公里大口径、 长距离输水管线。为保证任务尽快完成,他和工人一起攻克许多难关。供水管 线通水试压时,他带着伤到各处去检查试压情况。当发现有一处焊缝冻裂漏水 时,为不影响全线试压,他决定带压带水补焊。他不顾身上旧伤未愈,跳进水 中,一边用手把漏缝的水抹干,一边让焊工补焊,飞溅的焊花刺穿了朱洪昌手 上缠着的绷带。焊工见此情景,马上停止了补焊,他却说: “现在前线各部门 等水等得嗷嗷叫,不能把工期误在我们这儿,今天我就要比一比,是钢铁硬, 还是我们共产党员骨头硬。”就这样,他忍着焊花的灼痛,一直坚持着把漏缝焊 完。 人们称他是“钢铁施工队长”、永不褪色的红旗。 在大庆油田刚出油的日子里,为了尽快把原油运出去,上级决定把第一列 车原油输送任务交给薛国邦所领导的采油队。他接受任务后,不分白天黑夜地 奋战在油井上,饿了啃口干馒头,困了就打个盹。在严寒使原油凝固、输油泵 打油受阻的情况下,为了把原油按预定时间运出,他毅然脱掉棉衣,双手抱住 高温蒸汽管,第一个跳进油池,用蒸汽温原油。蒸汽管把他的手烫坏了,也全 然不顾,一直坚持到泵满罐为止。 1963 年,唐明华到 1247 钻井队任党支部书记。他到井队后,干活时总是走 在最前面。有一口井在安装时,为了当天开钻,钻杆全部由工人从两里以外的 地方抬到工地上,3 个班三四十人一起抬。由于开钻后,用清水钻进,打到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