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
PAGE
《燕歌行》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组
课 题
燕歌行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梳理全文内容,熟悉文本脉络。
2、品味诗歌的多重主题。
3、背诵全诗。
能力点
通过比较形成对唐代边塞诗的初始印象。
重难点
诗歌本身在内容与形式上与一般边塞诗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目标,检查预习(PPT)
【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屠洪纲的《精忠报国》。
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触吗?(热血沸腾)这首歌为我们展现了一群精忠报国、豪情满怀的沙场英雄!从人类诞生之日起,战争就从未彻底消失过。
公元726年,契丹族可突干杀死国王李邵固,并胁迫奚族叛唐降突厥,从此唐朝与契丹、奚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对边塞战争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体会之后写下了被称为高适的“第一大篇”的《燕歌行》,今天我们就一起研读这首唐代边塞诗的杰出代表篇目《燕歌行》。
【作者简介】
1、高适:字达夫.少时家道贫寒,流浪在中原一带。年过五十,才学做诗。进步很快,数年之间,便已成名。他曾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书记,因而熟悉边塞生活,写了许多边塞诗。肃宗时,官至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和杜甫有交情,杜甫有几首诗为他而作。唐代诗人,官至节镇的,只有高适一人。他的诗与岑参齐名,称为“高岑”。
2、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学导结合,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一)齐读纠正读音。
重横行(zhòng) 摐金伐鼓(chuāng) 旌旆(jīngpèi)?
逶迤(?wēiyí) 单于(chán) 斗兵(dòu)
玉箸(zhù) 蓟北(jì) 顾勋(xūn)
(二)自由读。
1、对照课下注释自由读本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老师提问两位同学。)
2、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全诗,用自己的话翻译全诗。(提问3——5位同学翻译全诗。)
研习文本,初读,感知诗之意
学生自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用原文中的诗句或自己的语言回答。)
1、这次战争的结局怎样?28句写了几个层次?
明确: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
四个层次:出征,战败,被围,死斗。
2、而出征之前是何等的阵势?
明确:“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军队威武雄壮,浩浩荡荡开往前线。
3、而我们这支唐军的将领出征前是怎样的踌躇满志?
明确:“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满载着壮志豪情,带着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三、深化探究,品读,揣摩诗之言
1、请同学们品读第二句中的“残”字。明确:一个“残”字,表明出征之前,对敌军的蔑视。同时也带去了对敌人的轻视!为后文的战败埋下了祸根。
2、而事实上敌军的真正军情是怎样的呢?
明确:“胡骑凭陵杂风雨。”说明敌人这次进犯是主动的,有备而来!
3、这次交战必然异常剧烈紧张。从原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请大家品读“飞”和“照”字。
明确:一个“飞”字很形象的写出了战争形势的紧张,一个“照”字暗示出敌军的强大,不可小觑,与前文的“残贼”明显不符。一下子让读者对本次交战充满了担忧,再看将领出征前的骄傲自满盲目轻敌不免生出几分憎恶。
5、 就是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在一位踌躇满志的将领的带领下,开往前线,交战的结果却是失败,再读全文思考本次出征失败的原因何在?
明确:“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将领不体恤士兵只顾寻欢作乐.
还有吗?
明确:“汉将辞家破残贼。”一个“残”字,说明将领在战争中有轻敌情绪。战前估计不足,盲目轻敌。所谓骄兵必败。
6、 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对突厥、回纥、吐蕃,连年有战争。对于这些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死节从来岂顾勋” 甚至有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向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作者在本文中却石破天惊,说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苦”表现在哪里?
明确: = 1 \* GB3 ①“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孤城、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都说明边疆环境恶劣,作战环境艰苦!
= 2 \* GB3 ②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长期在外征战,相思之苦纠缠。
补充说明: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