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2017.doc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2017.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工程测量 实训任务书 淮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系 2016年12月 PAGE 2 - PAGE 1 - 一、实训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训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作一次系统的实践。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各实训小组应具有独立管理仪具和使用仪具的能力,为此,在实训一开始把所需要仪器和工具,一次性借领,直至实训结束归还。 实训的基本要求 着重掌握对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和数据的计算。 实训要点 实训一 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1、测量的路线 校内红旗广场附近,形成一个闭合导线 2、测量所需仪器 每组一台全站仪、两台棱镜、三个脚架,一个记录板,记录纸若干。 3、测量内容 (1)点位——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和便于量距。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安置仪器(推荐选择国旗杆、门卫、西教学楼通道、实训楼地面的四个点位,构成一个四边形闭合导线)。A点的坐标和起始方位角由教师指定,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另外三点B、C、D的坐标。 点位在泥地上应打下木桩,在混凝地路面上,可用红漆画出标志(尽可能靠路边设置,不防碍车辆通行)并写上点号。 用全站仪电磁波测距测量导线边长,测距读数较差≤20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2000。 (3)采用测回法进行一个测回测量导线转折角,两半测回角度较差≤20″。 (4)内业计算 角度闭合差,应小于60″(n为角个数) 全长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2000。 组号 起始点X坐标 起始点Y坐标 第一条导线边坐标方位角 导线前进方向 第一组 327.56 632.37 63°32′30″ 顺时针 第二组 690.42 710.27 71°23′48″ 逆时针 第三组 603.65 782.12 136°45′22″ 顺时针 第四组 658.45 944.25 30°14′56″ 逆时针 第五组 712.34 856.18 159°47′36″ 顺时针 第六组 765.42 812.21 168°53′09″ 逆时针 角度闭合差,应小于60″(n为角个数) 坐标闭合差△x,△y, 全长相对闭合差应小于。 导线测量成果提交内容 每组通过全站仪测量记录完成附表1和附表2的填写,通过内业计算完成附表3的填写。并提交成果附表1、附表2、附表3。 附表1: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测站点 目标 盘位 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 平均角值 ° ′ ″ 备注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附表2:水平距离观测 目标 盘位 观测值 m 半测回平均值 m 一测回平均值 m 备注 附表3:闭合导线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 ) 改正数( ) 改正后角值 (° ) 坐标方位角 (° ) 距离(m) 增量计算值(m) 改正后增量(m) 坐标值(m) X Y 辅助计算: 导线略图: 实训二 三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1、测量的路线 测量路线位于校内东北角,为闭合的水准路线。 2、测量所需仪器和工具 每组水准仪1台、三脚架一个,水准尺2把,尺垫2个。 3、测量的技术要求 (1)每测站用“双面尺法”,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此外,视线距离小于50m,视距差小于±2m,视距累差小于±5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每测段必须为偶数站,按照后前前后顺序。 (2)所有高差之和为闭合路线的闭合差,不大于40 mm。 闭合水准路线分为四个测段,闭合水准路线第1点A高程为指导教师给定,然后测定另三个未知点B、C、D的高程。 4、水准测量成果提交内容 每组通过水准测量记录完成附表4的填写,通过内业计算完成附表5的填写。并提交成果附表4、附表5。 47尺 K=4.687m48尺 K=4.787m附表4 47尺 K=4.687m 48尺 K=4.787m 测站编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K+黑-红 (mm) 高差 中数 备 注 上丝 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 ∑d 后 ≤±3 前 ≤±3 =5m =10m 后-前 ≤±5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附表5 水准测量高差配赋表 点号 距离/km 观测高差/m 改正数 /mm 改正高差 /m 高程 /m 点号 备注 ∑ 检核 四、实训安排 要求:1.本次实训每班分6组,每一实训小组指定组长一人,负责该组的管理和协调工作,第1天一、二组进行闭合导线测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