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词鉴赏人教版本.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清代古诗词鉴赏 高鼎 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 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 1851~ 1861 ),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个人作品: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 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 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 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 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 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 yuān):老鹰。 ⑤东风:春风。 鉴赏 1/20 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村居》 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是一幅自然景物 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 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早春二月, 草长莺 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 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 歌唱。 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 轻轻地拂着地面, 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 那种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的气氛, 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拂堤杨柳醉春烟” , 村的原野上的杨柳, 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 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 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袁枚 个人简介: 袁枚( 1716- 1797)清代诗人、 散文家。 字子才, 号简斋, 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 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个人作品: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2/20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 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 唱着歌, 忽然听到蝉的叫声, 于是停住歌声 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鉴赏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 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 旋律突然加快, 从而形 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 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 “ 骑” 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 “振” 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 “骑” 和“振” 两个动词 , 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 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 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 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 “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 “忽然”一词, 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