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交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 及防治技术 徐利敏 研究员 (向日葵产业体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向日葵种植概况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原产于北美洲,适于 2 在温带地区种植,现在全世界种植面积己达到0.26亿hm , 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 在我国,向日葵主要种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和油菜。近些年,种植面积保持在 100万公顷,总产230万吨/年,其经济价值超过玉米和大 豆。 向日葵病害危害 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 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发生了病害,严重影 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对向日葵影响严重的病害主要是向日葵菌核病、褐 斑病、黑斑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等病害, 这些病害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造成向日葵籽 实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已成为限制向日葵产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向日葵主要病害 向日葵菌核病 向日葵黄萎病 向日葵黑斑病 真菌 向日葵褐斑病 向日葵霜霉病 向日葵锈病 向日葵白粉病 病 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 原 细菌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 生 物 病毒 向日葵花叶病毒病 线虫 向日葵根结线虫病 寄生性种子植物向日葵列当 向日葵菌核病 分布危害: ◼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 肃等 向日葵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但不同地区发 病的类型不同,一些地区根腐型菌核病较为严重, 有的地区则以盘腐和茎腐为主。 ◼危害:向日葵感染菌核病后不仅造成产量降低甚至 绝产,而且使籽仁的蛋白质减少,含油量降低,油 质有苦味,对产量质量影响都很大。 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 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杆、 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 型、叶腐型、盘腐型4种类型。 ◼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在开花后 发病为多。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 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 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发病,根或根茎部 出现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到茎基部和茎上。病斑 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在病斑部密生白 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后期病斑中央 呈黄白色,表皮破裂露出纤维。重病株萎蔫枯死, 剖开茎在内腔有白色菌丝,并有黑色粒状或细短 条状菌核。 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 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 由土壤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的菌丝侵染 向日葵菌核病茎腐症状 ◼茎腐型:病斑在茎杆的各部位都可发生,以中上部居多。病斑椭圆形,褐色, 逐渐扩大,略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萎蔫死 亡,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

文档评论(0)

wendangc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22日上传了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