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及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常用排比、对偶句,读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6.课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说的话,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将“君子居之”略去? 使语言更加简明含蓄。因为懂得这个典故的人都知道其中暗含“君子居之”,不直接表达出来更有意味。 学习目标 1掌握“蕃”“蔓”“植”“鲜”等词的意义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爱莲说》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求,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爱莲说》一文写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环境确实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能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洁的品格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组合在一起,请你探究其中的原因。 两篇文章篇幅都比较短小,且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陋室或莲花来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和真挚情感。 课堂小练习: 1、表现莲的高洁质朴品质,人们常用来比喻出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练习巩固: 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5、《爱莲说》中写出莲花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6、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 类比、衬托 1、《陋室铭》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典故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比陋室”不陋,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2007广西百色) 答:衬托的作用,用“菊之爱”,“牡丹之爱” 衬托“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志趣与众不同,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写作特点考查: 1、《陋室铭》借 立意抒发了 作者的 情操和 的情趣。 2、《爱莲说》借 寄寓 作者的____ 思想感情,和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谓),抒情(噫) 惋惜 鄙视、讽刺 赞美 主旨升华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 (提示:可从篇幅、主旨、写法等角度进行探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香远益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论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 文言文中“之”的 用法 1.助词“的” (水陆草木之花) 2.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代词 (学而时习之) 4.“到、往” (吾欲之南海) “陋室” 对莲的描述和赞美 高洁伟岸 安贫乐道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托物言志 教学目标及过程 1、通读课文,进入幽雅意境。 2、品读课文,学习优美语言。 3、悟读课文,探究作者情感。 4、展读课文,比较类文异同。 作者简介   刘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