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无限可分性问题.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物质的无限可分性问题 在中国古代是元气学说,在西方是古希腊原子学说。古希腊原子学说在哲学史上有崇 高的地位,因为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确实对道尔顿原子学说起了影响。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存在某种分割的极限;另一 种观点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古圣早就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定理,微观宇宙中“物 质无限可分与有限可分”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 人论而不议”(《庄子—齐物论》)。要根本弄清物质是由何种最小微粒构成是不可能的,哲学 家们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你“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这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理论上的分割。在技术操作上是无法做到的,是无力实 施的!人类永远制作不出如此精密的切割工具,它能丝毫不损耗被切割之物;也不存在每次 只取其半,不多不少的技术操作手段。实际的分割操作必定是有限次的!实际的有限可分与 理论的想象的无限可分,这是人类在深度上对宇宙认识的一种对立统一。凡是能被物理学家 观测的物质微粒必然有其一定的空间尺度,有空间尺度的微粒就可以被再分割,直到其空间 尺度消失为止。而已经没有空间尺度的物质几已经不存在,故无限可分的物质已经不再是被 观测物质,它只是一种哲学现象。物理学所谈的物质必是可被观测的客观实体,当这一客观 实体的空间尺度小到无法被人类所观测时,它就不能再分割了。因此,物理学上的物质不是 无限可分的。 (1)留基伯 ——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在致力于思考分割物质 问题后,得出一个结论:分割过程不能永远继续下去,物质的碎片迟早会达到不可能分得 更小的地步。他的学生德谟克里特接受了这种物质碎片会小到不可再分的观念,并称这种 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为“原子”(意思是“不可分割”)。由留基伯与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原 子论哲学作为“最系统、最始终一贯,并且可以应用于一切物体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语) 是对早期希腊各派自然哲学的大综合,并将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推上一个光辉的顶峰。 (2)德谟克里特——在他们的观点中,原子是最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 粒,是坚实的、内部绝对充满而没有空隙的东西。原子数目有无限多,它们彼此间性质相 同,其差别只表现在形状、大小和排列上。原子在虚空中不停地运动,运动中原子间会发 生碰撞,有时会粘着并组合在一起。于是一组原子组合成一种东西,而另一组原子组合成 另外的东西等等,这样万物就由作为实在的建筑石料的原子和虚空构成了。哲学家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先后接受了这种原子学说,后者在其著名诗作《物性论》中以动人的笔触全 面介绍了原子学说,使之成为古代原子学说理论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在中世纪,一些阿拉 伯的思想家接受了原子论,而西方的经院神学家们却因它与宗教学说教义相冲突而激烈反 对这种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与原子论相关的思想出现在布鲁诺、伽利略、弗朗西斯?培根 等人的著作中。 (3)伽桑狄——在此之后,法国哲学家伽桑狄(1592-1655 年)接受了原子学说,他 的有说服力的著作,使人们对原子学说的关注得以复苏,并引发了科学家的兴趣,从而将 原子论引入到现代科学中。 (4)玻意耳:英国化学家玻意耳,受到伽桑狄著作的强烈影响。他相信:“宇宙中 由普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体的最初产物实际上是可以分成大小不同且形状千变万化的微小 粒子,这种想法并不荒谬。”在《怀疑的化学家》(1661 年)的书中,他提出“猜测世界可 能由哪些基质组成是毫无用处的。人们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它们究竟是什么”。他把任何 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将其分解成更简单组分的物质称为元素。在他看来,“元素……是指某 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也没有搀杂的物体。元素不能用任何其他物体造成,也不能彼此 相互造成。元素是直接合成所谓完全混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混合物最终分解成的要素”。 后来的化学家拉瓦锡也把“元素或要素”定义为“分析所能达到的终点”。 “古代哲学家 的那些理论,现在又在大声喝彩中复兴了,仿佛是现代哲学家发现的”(玻意耳语)。原子 学说在 17 世纪得以复活。更重要的是,哲学家的思想火炬开始传递到科学家手中。 (5)道尔顿—— 19 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更进一步阐述了化学原子学说的基本 观点:化学元素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 中均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同一元素的所有的原子,各方面性质特别是重量都完全相同, 而不同的元素的原子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有简单数值比的元素的原子相结合时,就发生化 合。道尔顿关于化学原子的伟大概括,最早记录在 1803 年 9 月 6 日的笔记中,1808 年正式 发表于《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一书,由此近代原子理论得以建立。 当时,经过 18

文档评论(0)

moxideshij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