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她 12 岁,供四个哥上大学,哥哥们为她穿孝衣!
2015-04-27
1998 年 8 月 24 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加祥县后中庄举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 16 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
规格,她的四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
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带黑纱哭着为她送行,然而有谁
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
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母亲离家出走后,她却勇敢地留了
下来, 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三个大学生哥哥!
1994 年 6 月,春玲的母亲(失去丈夫)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
集来到加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
继父上有 70 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其中大儿子申建
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它三个儿子在县里读高中。 尽管家庭负担很重,
但继父有一门高超的木工手艺,再加上一家人勤俭节约, 生活过得比
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春玲母子三人的到来,继父全家都表现出极大的
热情。或许因为家中没有女孩的缘故,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
爱有加, 哥哥们更是亲热地叫她小玲铛。小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经过
了上学的年龄,可是由于父亲去世,她只能失学在家。继父知道后二话
不说,拿钱供她上了学。家里本来就有四个孩子上学,再加上小春玲,
继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负担。好在继父勤快,农闲时间常跟镇上的建
筑队外出施工赚些外快,总算能对付家里的支出。
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
名。除了学习,她还包下了部分家务活,一有空闲,就帮几个哥哥洗脏
衣服, 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
下个好女儿!
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一场横祸从天而降。
1995 年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队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一根大
梁倒下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而且为给继父治病背上了沉重
的债务。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
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
老四也要求辍学,好挑起家庭的重担。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 小春玲却提出由自己辍学,
帮妈妈支撑起这个家。继父流泪了,爷爷、奶奶也不停地抹泪。继父沉
痛地说:玲儿,爹对不住你, 你的几个哥哥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放弃
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
三个哥哥也紧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床前共同许下诺言:不论以后
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母亲却承受不住再一次的灾难打击。 她从医生
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瘫痪在床,她对这个家彻底失去了信心,更
惧怕自已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决定带着小儿离家出走。 任春玲如何
哀求,如何劝止,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危难的家。 母
亲走了,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爷爷、奶奶成天抹泪,继父唉声叹气,
哥哥们心中更是惊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泪雨纷飞中。村里的人们也
好心地劝慰春玲:
“这里没有你任何亲人了,你也回范泽你姥姥家吧,要不,你会受一辈
子苦的!”小春玲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
丢下这个家。”小春玲把哥哥们叫到继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证道:
“爹,娘走了,是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年仅 12 岁。
“只要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小春玲说到做到,她包
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和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 日落
而息,为整个家庭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小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
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
止为继父治病。
1996 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小春玲决定带他去济宁
市住院治疗。安顿好家里的事,她拉着板车上路了。80 多公里的路程她
足足走了两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时,她的脚磨破了,肩也肿得老高。
在医院为了节省住宿费,春玲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 看车的老大爷
以为她是讨饭的乞丐,几次往外撵她。
小春玲只好实话实说,老人深受感动,不仅把她睡觉用的板车放在最里
边还专门为她找了一顶蚊帐。
在春玲的精心照顾下,继父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她又拉着继父走回了家
乡。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哥哥们都在上学,爷爷奶奶只能帮着做做
饭或捆麦子, 7 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连续几天
都睡在地里, 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跺上睡一会儿,醒来以后
接着再割。由于心急,再加上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