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研所的故事]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访原院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docx

[血研所的故事]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访原院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研所的故事 ] 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 ——访原院 所长、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 编者按脚踏实地做事、一丝不苟做人——访原院所长、 血液学家郝玉书教授 依稀记得是在三年前科室轮转时,我第一次见到郝爷 爷,当时已经 80 岁高龄的他每周三上午会准时出现在阅片 室指导大家进行骨髓形态观察。对于一些疑难病、少见病, 郝爷爷会仔细听取病例汇报,反复在镜下观察每一个细胞, 然后会心一笑,假装不经意地提出一个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 检测指标,然后悠悠然地说出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详 尽地为我们讲解相关的诊断要点及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每次郝爷爷给我们分析患者的诊 断、讲解疾病时,每个人眼中认真而崇拜的神情。后来,我 有幸跟随郝爷爷出每周二上午的门诊,郝爷爷对待每个患者 认真而谨慎,患者带来的每份资料他都认真翻阅,反复询问 患者病情,不放过蛛丝马迹。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谨的 治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今天,借院校百年校庆、院所成立 六十周年之际,我有幸能够采访郝爷爷,听郝爷爷与我们分 享他 60 余年的从医之路。——采访者:李羿 史仲珣 1957 年,与血液结缘 1949 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郝玉书开始了高中的学 习生活,三年后,出于家庭的希冀,报考了北京医学院(现 北京大学医学部) 。1957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当年被 分配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图片注 释:郝玉书北京医学院毕业文凭 图片注释: 1957 年,郝玉书(第二排右二)在北京人民医院 实习结束时的合影 在当时,国内血液学领域一片空白, 年轻的他迎难而上,勇敢的走上了一条当时很少有人走的道 路,与血液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图片注释: 1962 年血液病 实验诊断训练班全体合影,第二排右七为杨崇礼、右六为陈 文杰、右五为杨天楹、 右四为郝玉书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 中学和大学期间学校对英语的教学极其不重视,以至于他的 英语学习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1957 年,郝玉书刚到血研所时, 老大夫第一个问题就是询问他英文水平如何,这在他内心产 生了极大的震撼。 从此,他每天熬夜自学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当时的学习条件完全无法与现在相比,学习资料非常匮乏, 他凭着一本英语字典,一点点的“死磕”国外文献。在血研 所组织的第一次全所青年人英语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 异成绩。迈进了英语的门槛后,他一直坚持学习,后来每每 有外宾来,他总是负责接待和翻译工作,获得外宾的一致好 评,也因为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医学素养,后来被选派 到美国 NIH 深造。图片注释: 1987 年,美国 NIH 同事欢送 郝玉书回国。左一为 Section 负责人 Dr.Young ,左三为 Hematology Branch Head Dr. Nienhuis 英语对于一个医生 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跨过语言障碍后,郝玉书开始大量阅 读血液学外文资料, 著名血液学外文期刊 《Blood 》建刊之初 到现在他每期都仔细阅读,同时也通读各类血液学中外书 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血液学基础。在 整个访谈过程中,郝爷爷一直在强调对于青年医生,打好基 础的重要性,他用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告诉我们,扎实的基础 会使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做到对各个病种的 认识的融汇贯通,实现用整体的眼光看待患者,从而从更深 的层面去理解一个病发生的原理并开展治疗。图片注释:郝 玉书教授青年照 建所初期,国内血液学尚处于起步阶 段,国人对于血液病的了解甚少,更不用说跟上国外的研究 步伐。包括郝玉书在内的血研所老前辈们在当时一穷二白的 条件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一系列我国血液病基础数 据的采集工作,开始了为我国血液病患者谋求生路的征程。 图片注释:郝玉书等人完成的科研成果《天津地区 1677 名 健康人血象的调查报告》 1960 年发表在《天津医药》杂志 作为负责人,郝玉书主持完成了天津市 1677 名健康人 血象调查报告总结,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正常人血象常数的 调查报告,确定了中国健康人群的血象基线。听郝爷爷讲, 当时仪器尚不先进,都是人工计数、人工分类,工作量之大 可想而知。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献血员献血后血液再生情况 追踪调查,对于制定我国正常人适宜的献血间隔时间有很强 的指导意义。在今天看来,这些研究都不够“高大上” ,但 在我国血液学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些基础调查和数据采集, 为以后的血液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3 年,郝玉 书在国内率先引进“白血病前期”的概念,让广大血液学研 究者们初次认识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这一疾病的雏形, 在后来离开血研所调至陕西工作时,他依旧没有放弃关于这 方面的研究,撰写了关于“白血病前期”的综述,对于国内 血液学工作者开展骨髓增生异常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