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CD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荷耦合器件的突出特点是以电荷作为信号,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器件是以电流或电压 为信号。CCD 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因此,CCD 工作过程的主要问题是 信号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CCD 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电荷包存储在半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界面,并沿界面传输, 这类器件称为表面沟道 CCD(简称 SCCD);二是电荷包存储在离半导体表面一定深度的体 内,并在半导体体内沿一定方向传输,这类器件称为体沟道或埋沟道器件(简称 BCCD)。
下面以SCCD 为主讨论 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
1.CCD 的基本结构
构成 CCD 的基本单元是 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如图 2-7(a)所示,它是 在 p 型 Si 衬底表面上用氧化的办法生成 1 层厚度约为 1000?~1500? 的 SiO2,再在 SiO2 表 面蒸镀一金属层(多晶硅),在衬底和金属电极间加上 1 个偏置电压,就构成 1 个 MOS 电容 器。当有 1 束光线投射到 MOS 电容器上时,光子穿过透明电极及氧化层,进入 p 型Si 衬底, 衬底中处于价带的电子将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跃入导带。光子进入衬底时产生的电子跃迁形成 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电极的两端移动,这就是信号电 荷。这些信号电荷存储在由电极组成的“势阱”中。如图 1 所示。;曲线的直线性好,说明表面势ΦS 与反型层电荷浓度 QINV 有着良好的反比例线性关系。 这种线性关系很容易用半导体物理中的“势阱”概念描述。电子所以被加有栅极电压 UG 的 MOS 结构吸引到氧化层与半导体的交界面处,是因为那里的势能最低。在没有反型层电荷 时,势阱的“深度”与栅极电压UG 的关系恰如ΦS 与UG 的线性关系,如图 5(a)空势阱的情 况。图 5(b)为反型层电荷填充 1/3 势阱时,表面势收缩,表面势ΦS 与反型层电荷浓度 QINV 间的关系如图 2-10 所示。当反型层电荷足够多,使势阱被填满时,ΦS 降到 2ΦF。此时, 表面势不再束缚多余的电子,电子将产生“溢出”现象。这样,表面势可作为势阱深度的量 度,而表面势又与栅极电压 UG、氧化层的厚度 dOX 有关,即与 MOS 电容容量 COX 与 UG 的乘 积有关。势阱的横截面积取决于栅极电极的面积A。MOS 电容存储信号电荷的容量
Q ? COXUG ? A (1)
;;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使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相数。图所示的结构需要三相时钟脉冲,其波形图 如图 6(f)所示,这样的 CCD 称为三相 CCD。三相 CCD 的电荷耦合(传输)方式必须在三 相交叠脉冲的作用下,才能以一定的方向逐单元地转移。
电极结构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CCD 电极间隙。如果电极间隙比较大,两相邻电极间的势
阱将被势垒隔开,不能合并,电荷也不能从一个电极向另一个电极完全转移,CCD 便不能 在外部脉冲作用下正常工作。能够产生完全耦合条件的最大间隙一般由具体电极结构、表面 态密度等因素决定。理论计算和实验证实,为了不使电极间隙下方界面处出现阻碍电荷转移 的势垒,间隙的长度应小于 3μm。这大致是同样条件下半导体表面深耗尽区宽度的尺寸。 如果氧化层厚度、表面态密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但对绝大多数 CCD,1μm的间隙长度是 足够小的。
电荷的注入和检测
电荷的注入
光注入
当硅照射到 CCD 硅片上时,在栅极附近的半导体体内产生电子-空穴对,其多数载流 子被栅极电压排开,少数载流子则被收集在势阱中
形成信号电荷。光注入方式又可分为正面照射式与 背面照射式。图 7 所示为背面照射式光注入的示意 图。CCD 摄像器件的光敏单元为光注入方式。光注 入电荷;;如图 9(a)所示,当信号电荷在转移脉冲的驱 动下向右转移到末极电极(图中Φ2 电极)下的 势阱中后,Φ2 电极上的电压由高变低时,由于 势阱提高,信号电荷将通过输出栅(加有恒定的 电压)下的势阱进入反向偏置的二极管(图中 n+区)。由 UD、电阻 R、衬底 p 和 n+区构成的反 向偏置二极管相当于无限深的势阱。进入到反向 偏置二极管中的电荷,将产生输出电流 ID,且 ID 的大小与注入到二极管中的信号电荷量成正 比,而与电阻 R 成反比。电阻 R 是制作在 CCD 内的电阻,阻值是常数。所以,输出电流 ID 与 注入到二极管中的电荷量成线性关系,且;以上两种输出机构均为破坏性的一次性输出。;理想情况下η应等于 1,但实际上电荷在转移中有损失,所以η总是小于 1 的(常为 0.9999
以上)。一个电荷为 Q(0)的电荷包,经过 n 次转移后,所剩下的电荷
Q(n) ? Q(0)? n (10) n 次转移前后电荷量之间的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OT、BT、TOT三种特许经营权运作模式简述.pptx
- bot项目的运作程序.pptx
- BPSK的matlab仿真原理加源代码.pptx
- BP神经网络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pptx
- Bradford法测蛋白质浓度.pptx
- Brad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pptx
- bring与take等用法的区别.pptx
- Brocade 光纤交换机常用命令 (2).pptx
- Brocade光交命令手册.pptx
-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2).pptx
- 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贡觉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称多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具体措施.docx
- 2025年东海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大连庄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毕节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2025年成安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语文板块二专题十一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