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eq\b\lc\|\rc\(\a\vs4\al\co1(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
第1讲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常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也常考查,善用“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无论是从显性考查的角度,还是从隐性考查的角度,都有必要对修辞进行系统的复习。
一、9种修辞手法初认知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法。
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来说,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跟……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
五颜六色的云彩(本体),看起来跟彩色的羽毛(喻体)似的,飘浮在天上。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比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这是一类隐性的比喻词,其打比方的意图不如明喻明显,因此,暗喻又叫隐喻。例如:
生活(本体)是海洋(喻体)。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比喻也最隐蔽。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能让人易于理解。例如: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喻体)。
“幼苗”(喻体)借喻儿童(本体)。
(二)借代
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借用与所指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借体)来代替所指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法。
1.特点
句子结构上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2.分类
(1)特征代本体
包括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服装、饰品、嗜好等)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例如:
看着看着,绿军装(借体)竟然向我们走过来了。
“绿军装”(借体)代指穿军装的人(本体)。
(2)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体)。
“雷锋”(借体)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本体)的名称。
(3)处所代本体
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例如:
“两杯龙井”(借体),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
“龙井”(借体)代“龙井茶”(本体),“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
(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借体)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眉”(借体)代“头”(本体)。
(5)具体代抽象
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借体),倒是夜夜艳歌(借体),日日浪舞(借体)。
“火药味”(借体)代“战争气氛”(本体),“艳歌”(借体)、“浪舞”(借体)代“太平景象”(本体)。
(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借体)。
“捏着一把汗”(借体)是“紧张、担心”(本体)的结果。
(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
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例如:
住房的事是笔杆子(借体)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
“笔杆子”(借体)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本体)等。
(三)比拟
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
1.特点
有本体和拟体,拟体虽然是明确的,但一般不出现,而只是把适用于拟体的词用在被拟体上。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物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音容笑貌的一种比拟。拟人,是人格化的手法,可以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把有生命的物写得可爱可憎。可分为动物拟人、植物拟人、具体事物拟人、抽象事物拟人几种。例如:
①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②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2)拟物
赋予人以物的特性,把它当作物一样来描述,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的一种比拟。根据被比拟对象的属性,拟物又可分为人物拟物和事物拟物两小类。例如:
①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人物拟物:以某种动物警听之态来比拟人物的聆听)
②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事物拟物:以鸟自由地飞翔来比拟“布鲁诺思想”在人民中的广泛传播)
(四)夸张
夸张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法。
1.特点
夸张的基础是真实性,被夸张的事物不是真如此,而是经过作者丰富想象的主观感受。
2.分类
(1)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化学复习专训-----化学用语.pptx
- 空气与氧气(3)课件-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pptx
- (二)种子的结构.pptx
-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pptx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pptx
- 对数函数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docx
- 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pptx
- 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理数课时达标检测(三十)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doc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