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主题征文稿.docxVIP

水利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主题征文稿.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利系统庆祝建国 60 周年主题征文稿 水利系统干部献礼建国 60 周年主题征文 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上, XX灌区具有标志性意义。 她工程宏伟,为新中国灌区建设之最。 她创业艰难,堪称人间奇迹。 这一工程始建于 1958 年,横跨皖豫 2省4市17个 县区,贯穿江淮两大水系,有效灌溉面积 1100 万亩,设计 灌溉面积 1198 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惟一跨省的灌区。 壮丽史诗 上溯千年,在江淮大地上,先贤们建造的芍陂、期思雩娄等水利工程,实现了“百里不求天”的梦想。但江淮 分水岭的更广大地区,水患不止。 1671 年至 1949 年间,共发生自然灾害 134 次,较大旱灾每 5 年一次。人民不堪其苦。 新中国成立的礼炮,扭转了神州乾坤,亦使山河重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在大别 山深谷幽壑之中, 蓄水调洪的水库群陆续兴建, “高峡平湖”截住了涌向淮河的山洪暴雨。现代治水大家汪胡桢,在此完 成了他作为中国连拱坝之父的开篇之作。其设计兴建于此的佛子岭水库,为中国第一座连拱坝;梅山水库大坝为亚洲最高连拱坝。 领袖以恢弘的气度带领着整个民族,创造了辉煌历 史。随着水库的建设,以此为水源,修建了一个跨越江淮分水岭,沟通淠河、史河和杭埠河,灌溉皖西皖中的千万亩大 灌区,从战略构想走向建设实践。 1958 年 8 月 19 日, XX灌区破土动工。淠、史、杭,这三个字的神奇组合,开始在新 中国水利史上熠熠发光。 那是一段如歌如泣的岁月。翻身解放的江淮儿女, 在食不果腹、 衣不暖身的艰难条件下, 挑着箩筐,扛着铁锹,奔赴治水工地。当时,平均日上工 50 万人,最高日上工达 到 80 万人。大路上车辚辚马萧萧,工地上号声如潮,其气势犹如惊涛拍岸,何等壮怀激烈!没有水泥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熬,没有木料自己捐,自力更生,发明创造,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凿开了横亘的山岭,填筑了高深的峡谷,千万 “愚公” 14 年奋战,搬走了 6 亿多方的土方,如围成 1 米见方的长堤, 可绕地球 10 多圈,堪当水利建设史的千古绝唱。 人间天河 大诗人李白一句 “黄河之水天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写尽了中华母亲河的荡气回肠。皖西、皖中的乡土诗人对自 己的母亲河, 亦发出了 “空中浪涛响, 天际白帆飘” 的咏叹。 这是对 XX 工程蓄水于高峡,行走于岗脊的诗意描 述。从水库涌出的激流,奔腾到灌区尾部,垂直落差近 100 米。灌区渠道,居高临下,通过 6 万多座渠系三轮物调节, 实现了灌区 80%以上农田的自流灌溉。万里长堤,或逢山开 道,两岸壁立如峰, 度若关山; 或洼地筑堤, 犹如地上悬河, 可俯瞰乡村炊烟。凌空飞架的渡槽,若长虹卧波,沟通南北 东西;入地联通的倒洪吸,似蛟龙潜渊,成为快速的水下立 交。干旱的江淮分水岭两侧,呈现“岗上种稻,岭上行船” 之奇观,恍若水乡江南。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不止其“高” ,更有其“远” 。 如果把 XX 分干渠以上渠道联结起来,以六安为轴心,可东 到上海,北抵京城。其七级固定渠道,总长度达 万公里, 联巢湖,通淮河,贯皖西,抵皖中,跨出皖境直达豫东南, 把大别山的甘泉, 送到了城市的千家万户、 乡村的田间地头。 XX 工程的博大和深刻,还在于其“师法自然” 。这 一工程体系上承五大水库 67 亿立方米山区来水,纵横交织 的七级固定渠系,串联起了 21 多万座塘坝、 1200 多座中小 型水库,并沿巢湖、淮河建有 39 座外水补给站,蓄、引、 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解决 了水资源时空分配与区域耕地、人口及生产力组合不相匹配 的矛盾,创造性地调节了人水关系,改善了整个皖西皖中地 区的生存发展条件。 时代华章 英雄的史诗,续写着改革创新的篇章。 1981 年, XX 灌区在全国大型灌区中较早地建立了 灌区管理委员会,首破特大型灌区民主管理之“冰” ; 1982 第3页共 6页 年,安徽省政府出台《 XX 灌区管理 行 法》 ,率先推 依 法管理;1984 年,在全国水利工程中第一个引 世行 款元人民 行 建配套。 走在全国前列的, 有上世 80 年代施行的两部 制水价, 90 年代 造的八位一体的灌区 田水利治理模式?? 在由 划三 向市 体制 的“ 关”中, XX 灌区始 以 革 的状 ,与 代共 。 灌区工程施行“大手 ” 。按照“主攻大 脉,健全微循 ”的思路,从 1996 年起,开始利用中央投 ,加快骨干工程改造,兼 面上工程示范。至 XX 年,共 施 139 个 目,完成投 划 元,一批危、重、 、急的骨干工程得到除 加固, 新增、恢复和改善灌 面 400 万 。 特 是 水效益明 ,灌 水利用系数由 提高到 ,灌 保 率由 7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