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考论》读书报告.ppt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密 封 线 报告题目: 《“ 封建” 考论》读书报告 一、书目信息: 第 页 1 共 7 页 书 名 《“ 封建” 考论》 作 者 冯天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号 978-7-5004-8815-6 出版时间 2010 年 10 月 字 数 110 千字 开 本 16 开 页 数 445 价 格 57.00 二、评分要求 全书内容提要不能超过全文三分之一。报告内容语言流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观点 和论述要完全一致,行文简洁明了。心得真实,无抄袭与剽窃现象,如发现抄袭与剽窃现象, 取消成绩。总分为 100 分。 三、教师评语 请根据写作内容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阅 卷 教 师 评 语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20 年 月 日 注 1: 本页由报告题目、书目信息有学生填写, 其余由教师填写。提交试卷时含本页。学生从第二页开始 写作, 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 2:“ 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无“ 评语”视为不合规范。 注 3: 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 密 封 线 《“封建”考论》读书报告 第 页 2 共 7 页 李月明 提要 《“ 封建” 考论》探讨了“ 封建” 的本义, 介绍了中国、日本和西欧“ 封建” 社会 的发展情况, 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着重指出“ 封建” 一词在中国的适用范围, 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展开激烈讨论,最终以郭沫若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占据主流。但这种说 法现在已经遭到批判, 本书从“ 名辨” 的角度重新探析中国的“ 封建” 社会。其中曾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 在“ 封建制” 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中国社会有着质的不同, 这与当 时日本的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 封建制 泛封建化 名实错位 一、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 年出生于湖北红安,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 任。1986 年被授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 同时也是“ 汉水文化” 文化研究的 开创者之一。他主要从事思想文化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的框架体系和明清文化史,研究成 果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 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等书。现在还从事“中、日、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形成”研 究,以术语为切入口,探讨近代中国与欧美、日本间文化复杂的三边互动关系,从文化传播 学和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封建”考论》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一)主要结构 目录:题记 第一章 古义演绎 第二章 中外通约 第三章 名实错位 第四章 正本清源 第五章 制名指实 结语 (二) 主要内容 密 封 线 题记中作者介绍了写此书的背景及原因,着重讲述了中文与西洋文对译过程中存在概念 与指称差误、错植的现象。“封建制”一词在与西语 feudalism 对译时就出现概念的误植,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作者通过语义学来论述“封建”一词的本义、西义,梳理“封建” 概念的轨迹,从而提出一种取代泛化“封建”的改良思想。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从语义学分别解释“封”与“建”的含义,从而得出“封 建”一词的古义:按宗法-等级原则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阐述了西周封建制的发展和东周封 建制的解纽。第二,论述了皇权时代( 秦至清)对“ 封建制”与“ 郡县制”的讨论,表明“ 郡 县制”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第三,指出中国语境中的狭义“封建”与广义“封建”, 其中狭义“ 封建”指商周的政制,尤其是西周的“ 天子建国”和“ 诸侯立家”,广义“ 封建” 指商周至明清各朝代的各种分封形态。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西欧封建制度的来源: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第二,“ 封 建主义”的三种定义:一是 16 世纪法国法学家在研究中世纪北意大利人波河流域的封土律时, 开始对 feudalism 的研究,二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已概括出西欧 feudalism 的基本属性, 三是 19 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界定了封建制度;第三,对 feudalism 的解释 及西方史学界对西欧“封建主义”的认识;第四,重点突出比较中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并 且作者将西欧封建制定义为“契约封建”,中国的封建制定义为“宗法封建”。第五,论述 了与西欧封建制极其相似的日本封建制的发展和变迁以及欧日学者对日本“封建制”与西欧 “封建制”的比较研究;第六,讲述了清末民初的中国学者将“封建”的古义与西义相结合 来划分中国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中国“封建主义”的名不副实的问题极其这种名实

文档评论(0)

moxideshij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