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优秀教案.ppt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案 【教材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 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增强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体会孟子文章长于论辩,善于比喻的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本性中发现仁义礼智的幼苗并努力培养和发展,提升自 己的道德境界。 领会性善论思想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心 【教材重点】 掌握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理解孟子的“四端说” ﹑性善论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质疑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出示教学目标: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 吗?”2011 年 10 月,2 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7 分钟内,18 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被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 上前施以援手。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在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几秒钟的 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远方你们,也是纷纷捐 款,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我们并不认识,可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 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 情的心理,也就是恻隐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孟子坚信“人性本善”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人性 本善”的丰富内涵(出示课题) 学习要求总体上与学习其他“诸子散文”一样,还是三点:一是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观点,三是学习说理方法(出示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巩固字词: 老师向同学们质疑,师生讨论,依次释疑: ①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 ②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 应如何理解? 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非所以内??于孺子之父母也”中的两 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 ④“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 ⑤“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 而充之” 应如何理解? ⑥第 4 则中“乐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 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 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关于“四端说”(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端,就是发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 恶。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理解) ① 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 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 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 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 ② 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 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 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 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 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 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 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 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 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 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 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 这四种品德了,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纵观全文,孟 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 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

文档评论(0)

万寿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