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
B.陈独秀??
C.李大钊 ?
D.鲁迅
2.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
D.北伐战争
3.“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民丛报》 ?
B.《民报》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课本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
D.文学革命
6.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
A.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
D.无产阶级革命
7.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
B.实业救国
C.救亡图存 ?
D.民主科学
8.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10.(迁安一模)陈独秀曾说:“其实孔子精华,乃在祖述儒家,组织有系统之伦理学说……在宗法社会封建时代,诚属名产,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可见陈独秀(??)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排斥传统文化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材料三: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请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3)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C 7.D 8.B 9.C 10.C
11.
(1)民主、科学。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
(2)鲁迅。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一定进步性,但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速记知识点》.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需要认准的20个历史人物图》.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易错易混知识点》(1—14课).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重点回顾》.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期中两道改错题》.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全册复习提纲》.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思维导图全册》.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谈谈林则徐》.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问答题专练(9月份)》.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香港主权的丧失与回归》.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含课文录音.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背诵提纲,高分不难!.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练习.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背诵手册.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背诵手册.doc
-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20、21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背诵手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