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丹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丹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如皋市、丹阳市高三 (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 (32 分) (一)现代文阅 I (本题共 1 小题,19 分) 1. (19 分)阅 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徽墨是 “文房四宝 ”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 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19 15 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 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 “南唐李廷佳,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末渡江 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后主赐姓李。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 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 ”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 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 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穆晓天先生曾说: “制墨业的繁 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 文学艺术活动 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 书风气 日盛,为徽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 勃发展。正如 《野获篇 》所描写: “今徽人家传户习 ” “新安人例工制墨 ”。 《敏县志 》记载: “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 ”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野获篇 》 还写到: “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烟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 ”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宋徽宗宣和三年 ( 112 1)叙州改名徽州, 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 追求更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 “松烟 ”转而使用 “桐油烟 ”和 “漆烟 ”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 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 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 术。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尤其是清初几任帝王皆崇尚汉学、才学俱佳,对书画不仅喜爱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这样的社 会导向,使徽墨业的昌盛顺理成章。 (摘编 自 《徽墨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 材料二: 宋代罗愿在 《新安志 》中有 “李超与其子廷珪,唐末 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 留居,遂以墨名家 ”的记载。李氏父子在易水制墨法的基础上,利用黄山、松萝山之古松取烟, 并改进配料、和胶、杵捣等技术,制造出前世无法企及的佳墨,史称 “李墨 ”。南唐后主李煜亦 评价李墨和澄心堂纸、龙尾歙砚为 “天下冠 ”,并因此敕封李超为检校水部员外郎。由于无度地 使用和挥霍,及至北宋宣和年间 “李墨 ”就极为罕见,故时有 “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之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李廷跬制 “翰林风月 ”铭长方墨,墨呈长方薄板形。一面泥金草书阴识 “翰林风月 ”四字;另一面草书填朱三字,已模糊无法辨认。墨色黝黑有漆光,质坚实如玉。边薄 而锐利,中间略凸,墨面布满大小、高低不平的突起,间有犀纹。从实物的现存状况来看,确如史 料评价的具有 “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 (宋代李孝美 《墨谱 》)、 “其坚如玉,其纹如犀 ”和 “历久弥新 ”的鲜明特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